“唷!”荀巧听夫人说了,儿子带了个刚还俗的小姑娘回来,乍见之下,仍忍不住笑逐颜开,“这是哪来的小师傅呀?”
林琅捏了捏静楠的手。
这刻,静楠的记忆力总算没有辜负钟九等人连日教导,仰首道:“伯伯好,我叫静楠,今年四岁了,你也可以叫我圆圆。”
小孩认真介绍自己的模样极为可爱,清嫩童声仿若能融化人心,瞬间便俘获了在座之人的怜爱。
尤其是那双水洗般的乌溜溜的眼眸,叫小文泽的亲爹、荀宴的长兄荀韬心动不已。
看了看儿子,再看看静楠,荀韬认真对妻子温氏道:“这就是我梦想中的女儿啊。”
温氏无奈地笑,拍了拍儿子,悄声道:“当着阿栾的面,胡说些什么呢。”
话虽如此,照面之下,温氏也极爱这个乖巧可爱的小姑娘。
年轻人尚且如此,已是祖父辈的荀巧就更抑制不住喜爱之情,当即把小孩抱了起来,在身旁为她添座,其地位直接越过了数月分别后归来的小儿子。
随后,再让小孙儿文泽也坐了过来。
文泽好奇问:“这是妹妹吗?”
“是,也不是。”思及小姑娘唤儿子为哥哥,钟氏想,不好乱了辈分,便道:“不用叫妹妹,唤圆圆就好。”
满座中,两个孩子俨然成了中心。
有静楠打眼在先,林琅接着介绍,更不显突兀。
荀巧道:“林琅,我亦候你多时了。阿宴在信中提过,道你天资非凡、胆识过人,乃少年英才。”
不意荀宴如此夸自己,林琅猝不及防红了耳根,面上仍镇定道:“伯父谬赞了。”
“英雄出少年,不必自谦。”荀巧正色了瞬,很快恢复弥勒笑颜,“在府中规矩不多,无需拘束,先用饭吧。”
“是。”
荀家从无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平素各自忙于公务,难得如此齐聚一堂,更不会拘泥小节。
一时间,左室笑语纷纷。
长者谈笑,小孩亦不闲着。
家中突然多了比自己年岁更小的孩子,文泽心中难免激动,他给静楠夹了块鸡腿,模仿往日长辈关爱自己的模样,矜持道:“多吃些,长得快。”
“谢谢。”静楠来者不拒,埋头认真啃肉。
软软的一句道谢,让文泽一愣,不由高兴地红了脸。
初次尝到照顾他人的快乐,接下来,他自己什么都没吃,只一心给静楠夹菜。
长辈们察觉时,静楠小碗已经堆得冒尖,再看旁边的文泽,故作淡然地夹了一筷,又来一筷,还小大人般道:“慢点吃,不着急。”
旁边的小姑娘也不停道谢,努力扒饭。
荀巧猛咳几声,待小孙儿看过来后,抚须道:“哎,有人夹菜就是不同,饭都要香些。我瞧着,顿觉碗中无味啊。”
文泽不懂祖父用心,想了想,诚实道:“阿耶方才吃了三大碗,可能是饱了。”
荀巧:……
其余人轻笑起来,唯独两个小孩懵懵懂懂,不知他们所为何事。
气氛正欢时,静楠吃饭的动作慢慢停下,抬头看向室内某处,大眼睛一动不动,看得专注。
“怎么了?”荀宴先察觉到她的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