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登基,有一系列的事情要做。
这首要的事情就是立后。
至于皇后的人选,本来若是端王妃没有被关禁闭,她就是当仁不让的人选。
但此刻,众位炒成见登基大典结束之后,新帝都没有将端王妃接入宫中,心思各异。
有坚持认为端王妃作为新帝正妃,如无大错,不应当另立新后。
也有人提议,先弄清楚端王妃究竟做了什么惹得新帝不满。如果是小错就算了,如果是大错,那自然就要再考虑一下。
总之为了立后的事情,朝臣们吵成一团。
嘉隆帝像是想要冷处理这件事情,对此类立后奏折一概留中不发,反而连续下了几道别的旨意。
其一就是皇后和淑妃的称号问题。
天和帝的死其实和皇后脱不了关系,但是天和帝临死前特意嘱咐过嘉隆帝,让他不要再追究下去,为了太子也务必要妥善照顾皇后。
嘉隆帝虽恼怒皇后,想到太子却也沉默了。
于是皇后曾经做过的一切被抹掉。
她和淑妃一起被尊为东西太后。
皇后为东太后,淑妃为西太后。
第二道旨意是对太妃们的安置。
这一个是依照惯例来的,众人倒也找不出什么错处。
最后一个则是对端王府旧人的册封,也是这道旨意引的众位朝臣们议论纷纷。
端王府中人口简单,府中女眷现在只有端王妃,秦采桃,马氏和姚氏四人。
嘉隆帝这道旨意只提了册封马氏为德妃,册封姚氏为容妃。
偏偏没有提及到端王妃和秦采桃。
这就很值得玩味了。
特别是在当下尚未立后的情形下。
嘉隆帝的做法是非常引人联想的。
朝臣们又开始揣测嘉隆帝的想法。
难道说,嘉隆帝心中的皇后人选是秦夫人?
有这一想法的人并不在少数。
秦采桃在宫中大家摸不着,可秦府,严府和陈府门庭若市。
秦母直接关了府门,说是寡居在家不好见外客。
严府和陈府见状也跟着秦府学。
众位朝臣又把目光放在了秦家几个在外读书的少爷身上。
可是江西那边早早传来了消息,说是秦家少爷和马家少爷出外游学去了,至于去了哪里,他们不知道。
朝臣们这时候才发现,他们竟然找不到什么途径去接近秦家人。
与秦家的低调相比,国公府就显得高调太多了。
国公府的男丁们集体上阵,想要为端王妃争取支持。
有十分坚定表示一定会支持立端王妃为后的。
也有含糊其辞,各种绕圈子就是不给个准话的。
而国公府和秦府的表现也都落在了嘉隆帝和有心人的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