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三人

我来做明帝 九悟 1356 字 9个月前

有证据要上,没有证据,制造证据也要上。看朕弄不死你们这帮吃里扒外的狗汉奸。

崇祯看一眼钟声悠扬的法华寺那边,再看看自己身边的两个礼部尚书,心情飞扬的道:“走,卿等随朕去玉绳管理的邸报看看!”

这里要额外说一点。明朝有一个很蛋疼的官场习俗。那就是喜欢给很多重臣,包括阁臣加六部尚书的官衔。

这对于时人而言倒无所谓,谁是正牌的“坐堂尚书”,大小官吏们自然清楚。但对后世查资料的人可是苦不堪言。我哪里知道你有没有坐在正阳门后六部衙门里主事?

譬如:周延儒、温体仁现在都是礼部尚书。但真正管着礼部事务的礼部尚书是何如宠。

“臣等遵旨!”

一行人纷纷答应下来,簇拥着天子往正阳门后的通政司而去,邸报就设在那里。

崇祯有感于法华寺所在的教坊司分司,再去看周延儒、温体仁,当然是有缘故的。

对他而言,银子永远都是不够用。粮食到手,今年进京勤王的军粮也就有了。接下来,就是要整顿舆论、整顿言官!

在大明朝,舆论传播主要靠两张嘴。第一,名妓的嘴。第二,读书人的嘴。

在京师,名妓当然尽在教坊司中。在南京,名妓当然都在秦淮河上。

而要管住读书人的嘴,一个得靠邸报去引导舆论,这个是周延儒在管。还有一个,得整人!

明末的那帮言官太猖獗,不整是不行的。这个要靠温体仁这个大奸臣:为人外谨而中猛鸷,机深刺骨。

八月中旬,朝廷派内臣前往苏州起复钱谦益至京中为礼部右侍郎,官复原职。

稍后四五天,也就是崇祯带着周延儒、温体仁去少府观看粮食竞标后,朝廷再派人前往南京召给事中陈尧言至京中参加“忠君爱国学习班”。

南京给事中陈尧言就是上奏章弹劾吏部尚书王永光是“珰孽”的那个言官。

崇祯当时把这奏章甩在前阁臣李标的脸上。这是一封妥妥的党争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