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页

皇帝说自己有病,那就肯定有。

在袁总管的提点之下,五位太医战战兢兢地给出了“陛下身有暗伤,恐怕不利子嗣”的结论。

然而皇帝还不满意,追问道,“那是绝对不可能再有子嗣,还是只是概率极低?”

太医虽然只负责治病,但在这个皇宫之中,自然不可能半点政治敏感度都没有。在小圆子将病情引导向子嗣方面时,众人就已经敏感地意识到了皇帝的意思。

在已经有了储君的基础上,皇帝若是不能诞育子嗣,那自然是皆大欢喜,彼此都不用互相防备。

这个消息传出去,相信朝廷上下都会安稳许多。

但问题是皇帝并非真的不能有子嗣,那么他这么做的原因,就让人不敢深思了。——不管皇帝是大义凛然,决心为了朝廷稳定而牺牲自己的后嗣,还是只打算借此机会麻痹旁人,从而达成某种目的,那都不是区区太医可以置喙的。

他们只需要给出自己的答案:“依臣等判断,只怕是不会有子嗣了。”作为太医,他们几乎不会用绝对的口吻说什么,都会尽量委婉、含糊其辞,以免给自己带来灾祸。现在虽然不能避免地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但他们也没有忘记描补一二,“也或许是臣等学艺未精,无法找出有效的调理之法……”

所以,就算将来皇帝要推翻自己的话,突然又能生孩子了,那也不是他们这些人诊断错误,只不过是皇帝找到了更厉害的医者。

话说到这份上,桓羿自然不会有什么不满意,便让他们开方子调养。

几位太医为了这个方子,真可谓是煞费苦心。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所以他们这个方子,最紧要的不是治病,而是确保当水喝也不会喝出什么问题来。

于是等到方子开出来,一行人离开乾元宫时,一个个都愁眉苦脸、面带忧色,让一直关注皇宫的人心惊不已。

莫非是皇帝的身体出了什么问题?

前面说过,皇宫里人事复杂,对于一部分有心打探消息的人来说,就像是一个四处漏风的屋子,几乎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何况现在是皇帝这个屋主想要让别人知道,所以很快,众人就打探到了原因。

——皇帝的身体确实出了问题,但不是健康方面,而是子嗣上的。

如果真的是皇帝的健康出了问题,那么得知消息的人,都会下意识地将这个消息捂紧,不敢随意传出风声去,以免引发更大的影响。但既然只是这种“小事”,那就没必要隐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