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页

桓羿说到做到,当天气转暖,桃树上打满花苞时,便有朝中官员上书,催促皇帝成婚。

毕竟,今年桓羿已经二十一岁了,这个年纪虽然不算晚,但放在寻常人家,许多人的孩子都已经满地跑了。

而且按例,除了朝中每十日一次大朝会,让在京官员们能跟皇帝联络感情之外,每个月的初一,四品以上官员的家眷都要入宫向皇后问安,走一走夫人路线。后宫没有个女主人,这事就操办不起来了。

所以这道奏折一上,立刻就引来了不少人的附和。一时之间,朝中请求皇帝尽早立后的奏折堆满了桓羿的案头。

这件事本来就是他自己授意下面的人先提的,所以看势造得差不多了,桓羿便发旨到礼部,让他们筹备选秀事宜。这一回因为只选皇后,不留嫔妃,所以桓羿不欲大动干戈,便只在两京官家女子之中挑选,让他们拟一份适龄女子的名单送上来。

这消息一出,礼部的门槛立刻就被人踏破了。

虽然大多数的大臣,并不屑于走幸进的道路,让女入宫去博一家子的荣华富贵。但这是选皇后,与选妃又不是一回事了。既然皇帝没说拒绝高品官员家的女,那大家都有机会不是?

历朝历代,皇室防范外戚,也往往是在几代之后。但是大魏立国至今也不到三十年,虽然经历了三朝帝王,但还真没有像样的外戚——包括曹皇后的母族,也都是开国时靠军功挣来的爵位,并非靠着女的裙带关系。

所以现在桓羿以皇弟的身份继位,为了稳定朝堂,拉拢大臣,选一位高官之女为皇后,是很有可能的。

礼部的动作很快,几天之后就交上来了一份长长的名单。结果皇帝只打开扫了一眼,就丢回去让他们重新做,“朕要的是适龄的姑娘,十六岁以下的就不要列名了。”

这条线一设,三分之二的人都被刷下去了。

这也没办法,毕竟这些官家女,十一二岁家里就准备着相看人家,等到选出中意的,及笄前后定亲,再准备一两年,便可以出嫁了。能留到十六岁没结婚的女孩不少,但十六岁还没有定亲的,却是凤毛麟角。

这么多眼睛看着,总不能退了亲事,把女送去参选吧?真这么做,选上了万事大吉,选不上,这个女的一生就都毁了。

所以最后剩下来的,不过四十几个女孩,大都是因守孝之类的缘故耽误了。甄凉自然也在这份名单上,不过她十八岁还没成亲,倒也不算最晚的,还有三五个与她同龄的。

年纪最大的是一位顾小姐,她家原是太-祖朝的功臣,后来因罪被黜落,父祖去世之后,家道便中落了。但顾小姐本人十分出众,才华并不弱于汉王那位小姨子,她家中做主的哥哥眼光高,普通的亲事看不上,挑来挑去,就拖到了如今。

不过如今顾家人也不后悔,若顾小姐真能抓住这个机会扶摇直上,他们顾家就要翻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