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过了几天,就听得宫中传来消息,新君竟然真的定了“长宁”为年号!
这让穆将军十分不高兴,跟家人商量着,要不要给甄凉改个名字,“若是不改,将来咱们阿凉入了宫,叫外人一看,还以为这年号是为她改的。”
“依我看,倒不必改。”老夫人的看法却跟他不一样,“是先有了年号,长宁才入宫,到时候说起来,正是她和新君的缘分。”
想想看,刚刚取了长宁这个年号,就见到了一个名叫长宁的姑娘,岂不正要高看她一眼?这样一来,就算桓羿对甄凉偏爱,旁人说起来也是一段佳话,不会挑剔了。
甄凉见他们商量得一本正经,越发不好意思说是自己撺掇着桓羿改的这个年号。
因为现在是正月,所以按照朝臣们的意思,既然反正都要登基改元,不如抓紧时间办了,大家也好照章办事。所以桓羿的登基大典,就紧急定在了正月初九日。
本来下面的人不太同意,因为时间太赶了,很多东西都准备不全。不过桓羿不为所动,坚持定在这一天,至于各种准备,完全可以一切从简。反正他并不打算太过高调,更希望一切尽快恢复。
另外,他还给出了一个众人无法拒绝的理由:因为接二连三的变故,今年这个年,大家都没有过好。就连本该封印,不再办事的朝廷命官们,也都被拉回来加班加点地赶工,准备登基事宜。所以最好是在上元节之前登基,然后再大肆庆祝一下这个节日,冲淡一下之前的种种变故带来的惶恐气氛,让所有人能各安其分,早点稳定下来。
既然新皇这么体贴,众人自然也不能拂逆他的意思。
所以尽管十分勉强,但到了正月初九这一日,登基大典还是如期举行。
这时候,京城之外许多地方,甚至还没有收到京中发生变故,承熙帝已经中风退位的消息。不过对于京城百姓而言,大抵因为所有的变故都被限制在了皇宫这个范围,他们也就是紧张了几天,发现一切如常,连孝都不必戴,所有渐渐便安然了下来。
而今新皇登基,代表着一切都安定下来,他们自然也都十分欢喜。
要知道,距离桓衍登基还没有过去几年,许多人都还记得,当时京中的粮价可是涨了整整一个月,所有人都紧张得很。哪像这一回,官府出来平抑粮价,大家的生活半点没有受到影响。
虽然还不知道新皇是怎么回事,但是民间已经有了称赞他的话。
等知道今年元宵节会办得比以前更加热闹,百姓们就更是满意了。反正上面的那些事他们不懂,日子好不好过,确实每个人切身体会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