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页

甄凉几乎没怎么犹豫,就选择了买船南下。桓羿在哪里,她自然就要去哪里。一别数月,又经历了那么多的事,她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他了。

她身边带着大批护卫,又有正规的通关文书,所以这一路顺风顺水,半个月后,就抵达了维州城外。

船只一路过来,两岸的人烟十分稀少。偶尔看到在河边劳作的百姓,也是面黄肌瘦的模样。而秋收已经临近,沿河两岸的土地上,却看不出有多少作物,大部分都已经被洪水冲毁。

上一世,甄凉这时候还在为自己的命运而挣扎,虽然身处江南,但这场大水也只是听闻而已,并未亲眼见过外面是什么模样。

不过那时桓衍身边没有桓安,所以也没那么大张旗鼓地调整江南的政策,只能用那种暗地里分化的办法。

于是这场洪灾,甚至没有上报到朝廷,无论是朝中的官员还是当地的世族,也根本不关心普通百姓的死活,只是借着此事一番龙争虎斗,最后成功地达成了合作。

——江南世族表面上损失惨重,不得不倒向朝廷,但实际上却暗中用好处贿赂了江南官员,趁着镇压民乱的机会,将江南彻底打造成了铁板一块,从此以后,这块土地上将只有一个声音。

甄凉之所以知道,是因为当时,她自己就是那些“贿赂”中的一部分。

知道桓羿前往江南赈灾之后,甄凉一度十分后悔没有将自己前世的遭遇告诉桓羿。这是她在那厚厚一沓记录之中,唯一隐瞒的部分。谁知命运并不肯宽宥她,偏偏就将桓羿派到了这里。

所以从进入江南境内之后,甄凉脸上的表情便越来越凝重,每日里忧心忡忡,坐在船窗边凝视着河水,能半晌不言不动。

等到终于弃舟登岸,甄凉更是猛地生出几分近乡情怯之感,一时踌躇不敢前进。

于是她没有直接去行宫,而是进了维州城,找了个客栈住下,像模像样地做起了商队的生意。因为水患的缘故,江南最近有些乱,很多商队都在观望风向,不再往这边来,所以他们的商队,得到了维州城的热烈欢迎。

是的,虽然发生了一场水患,但是维州城内部却只是变得稍微萧条了一些,除此之外,影响几乎微乎其微。

甄凉又忍不住看向维州城的城墙。它也同样在保护这座城市,将外面流离失所的灾民阻隔在外,将这里保护得仿佛一片安稳的世外桃源。

银州城外,践踏百姓的是草原异族的铁骑,而维州城外,践踏百姓的是高高在上的世族。

难怪古人会感慨:兴,百姓苦;亡,百姓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