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他在宫中的住处,除了地方稍显逼仄、不好正大光明地蓄养美婢、只能让小内侍服侍之外,也不比宫外差什么。
不过今日,桓总管难得出现在了这栋属于他的宅子里。
这是一栋三进大宅,主人要回来,整个宅子仿佛瞬间活了过来,到处都是人来人往、进进出出,不但将宅子打扫一新,更做好了各种迎接的准备。
但桓安进了门,看都没有多看一眼,便转头问身边的人,“人在哪里?”
“回干爹的话,关在后面二进的偏房里。”跟在他身后的大汉连忙道。
此人名叫张霸,生得虎背熊腰,自幼练出了一身好武艺,平日里好勇斗狠,在京中与人械斗,被下了狱。后来桓安入宫,需要在宫外布置一些人手,便费了一番功夫把人捞出来,张霸有了靠山,便干脆认了这个干爹,从此便安心替他做事。
桓安点点头,大步往二进走,不一时便来到了偏房之内。这里被改造成了一处刑堂,一个人正被吊在墙上,旁边燃着一个大火盆,架子上放着数十种刑具,看着就令人生畏。
所以桓安一进门,还未来得及开口,那被吊着的人已经鬼哭狼嚎了起来。
桓安眉头不由微微一皱,“用了刑?”
“没有。”张霸也是吓了一跳,但旋即反应过来,“只怕是总管威严太甚,不必用刑他就愿意招了。”
“嗯。”桓安应了一声,“那就让他招。”
被吊着的人闻言,再顾不上别的,连忙一股脑儿将所有的事都和盘托出,“上个月确实有人拿着银子过来,说是要买灯谜的答案。他出价不菲,我一时鬼迷心窍……当真不知道他买了答案之后要用来做什么啊!总管饶命,小人知错了!”
桓安被他吵得头疼,抬手拧了一下眉心。
这人是个京中有名的才子。说是才子,但都是歪才,策论经义之类一一概没有兴趣,倒是诗词歌赋上有几分灵气。他是贱籍,本就不能科考,所以倒将精力都放在了诗词歌赋上,倒也博得了一点小名声。有这样的名声在,平日里也就能做些替人代笔的事,收几个润笔费。
宫中今年的灯谜,倒有一大半是请了几个跟他差不多身份的人出的。因是众人在一处出题,所以他连别人出的也都记住了。
后来有人找上门来,他贪图重金报酬,便将这些题目尽数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