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们在独自面对建虏时,都取得了不小的战果,特别是白杆兵,顶住了建虏多次的疯狂冲击,战况一度胶着。
如果浙兵和辽兵能够适时的给予支援,搞不好能够打出一场以少胜多的精彩之战。
可是,没有如果。
每每想到浑河之战的惨状和结果,天启都义愤难平。
最可怕的是,明军并未从中吸取教训,在这之后又出现了无数次自己人坑自己人的事情,在关键时刻算计报复与自己有嫌隙的人,甚至直接率军逃跑,把友军的后背暴露给敌人。
渐渐的,很多统兵大将,每战都小心翼翼,一察觉到不对就立即率先跑路,因为跑慢了很可能就被别人给卖了。
这样的军队,还能怎么打仗?所以经常性的出现几万、甚至十几万的军队说崩就崩了。
于是,大明朝的最后一点余威被慢慢耗尽,然后轰然倒塌。
可是,很多矛盾是不同派系,或长期遗留下来的问题,比如浙兵与辽兵在援朝时就闹出了矛盾。
所以短时间之内,天启也无力改变,朝廷很多时候也只是和稀泥,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其实,建虏内部也有自己的派系和矛盾,但他们揉合的能力要远远强于明军,至少在战场上不会互坑自己人。
有事在家里斗,出来了就将目标全部放在明军身上,而明军很多时候却反着来,恨不得在战场上借敌人的刀来除掉自己的政敌,简直令人无语。
天启明白其中的主要原因,这是因为大明朝廷对这些已经渐成军阀之势的军队控制力太弱了,一方面想要他们好好打仗,一方面又担心他们跑到建虏那边去了。
所以很多时候要尽力安抚,生怕做出一些太过刺激他们的事情,而他们也经常以此拿捏朝廷。
说白了,就是朝廷缺乏一支强有力的嫡系中央军弹压,这也是大明朝廷的最大软肋。
若李邦华将十多万京营练出来了,拥有白杆兵或者当初浙兵一样的战力,那情况肯定会好很多。
建虏就是如此,皇太极上台时其他三大贝勒也不服,但无奈人家手中的实力最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