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叔很少与我们说起以前的事情,倒是听二师伯提过一些,但细节也不甚清楚,阿音许比我还清楚些。”事实上,对于师叔元十三限,无情的感觉不是很好,甚至是厌恶。
这种厌恶并非是因元十三限与诸葛正我不睦,而是无情因为前世最后的记忆甜山之战。
三个人的爱情,肯定会有人伤心。诸葛正我与智小镜彼此相爱,若他们选择彼此,于元十三限未尝不是长痛化作短痛。可若智小镜嫁给不喜欢的元十三限,只会让这件事变成三个人的悲剧。
许笑一旁观者清,一心调和两位师弟的矛盾,想要阻止他们做出错误的选择。结果作为两人师兄的许笑一和身为智小镜好友的织女付出了一生难愈的伤痛。元十三限却因此把许笑一也恨上了,认定许笑一偏心,以相助过许笑一之事,令许笑一立誓终生不出白须园。
许笑一因身体和天资所限,根基薄弱,后遭人暗算,又伤了任督二脉,无法修习高深武功。然他在武学理论上却是同门中最强,琴棋书画医卜星象无所不通,奇门遁甲和兵法谋略犹在诸葛正我之上。
前世今生,无情都曾因内伤无法修习内力,被诸葛正我送到许笑一处修养过一些时日。无情可以迅速走出灭门的阴霾,振作起来,甚至在不能修习内力前另辟蹊径,苦练轻功暗器,离不开这位师伯的开导和指点。
无情一生最敬重三个人:其一,是在盛家灭门案后,救他回来的诸葛正我;其二,是在他重伤时,开解他,令他重新振作的师伯许笑一;其三,则是前世治好他的内伤,还将治疗之法相授,助他可以继续追求武道至高的石慧。
诸葛正我的一生虽多有波折,但终是历尽千帆不坠青云。石慧的经历,管中窥豹,或有过波折,但最后也是一段传奇。
唯独师伯许笑一是无情前世最大的遗憾。许笑一一生为善,却为了两位师弟,与织女多历波折。后来,独子许□□死在了元十三限的弟子天下第七手中,许笑一为此破誓离开白须园,却又亲眼看着织女死在师弟元十三限手上。
甜山一战后,无情曾经想过,当元十三限的伤心小箭对准许笑一时,于许笑一或许根本是解脱。独子和爱人相继惨死同门手中,许笑一根本已是了无生趣。
“无情哥哥,你在想什么?”夏祈音戳了戳无情道。
“没什么!”无情端起茶盏掩盖自己的失态,“你继续说吧!”
“我说啦,诸葛先生、智小镜和元十三限的结局都是自作自受,只可惜了天一居士和神针婆婆。”
诸葛正我自己退出,失去所爱是自作自受。智小镜利用元十三限报复诸葛,用身体换取被动了手脚的《山字经》让元十三限练,导致元十三限走火入魔。元十三限神志不清下杀了她,智小镜也不算无辜。
至于元十三限,太过自我自私,高傲又自卑。在夏祈音看来,他的不幸并非虚无缥缈的运气差,而是性格注定。
诸葛正我性格豁达,即便遇到了波折,也会当做一场磨炼,于他眼中什么都是好运。至于元十三限,一切善念到了他眼里皆成恶念。正所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他如此偏执,即便有过那一两分好运,也不会感恩,甚至因好运不够好,而视为运气差。
“我有那么多哥哥姐姐,每一个武功都比我高。要是和元十三限一样偏执,岂非每天都要自怨自艾一下自己天资聪慧,却赢不了哥哥姐姐们?天下这么多高手,为何一定要执着于窝里斗,联手对外不好吗?窝里斗,自怨自艾就是自己在脸上写上倒霉两个字。要我说,元十三限这样的男人,就算没有诸葛先生珠玉在前,女孩子也是看不上哒。”
“女孩子不都喜欢强者吗?元十三限这样的高手,为何没有女孩子喜欢。”原随云随口道。
“女孩子和男孩子其实没区别,看人第一看脸。长得俊,追求者就多,但要相处下去,除了本事,性格也至关重要。我问你,你现在认识一个女孩子,从早到晚和你抱怨运气不好,各种不幸,你受不受得了?若是这个女孩子长得不是顶顶好看,还喜欢唉声叹息地抱怨,你忍不忍她?”
原随云想象一下自己若要每天对着一个唉声叹气,时常抱怨的女人,打了个寒噤。真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