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把权游搬上舞台(十五)

但英国已无力再跟法国抗衡,注定终将失败。

王后的法国郡主身份使她主张对法友好,每当战事失利就令主战派对她增添一分怨恨,他们会将怒火撒在王后宠臣身上,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与国王夫妇最贴心的除了萨福克公爵,就是国王的半血亲叔叔的博福特家族(来自爱德华三世的三子,第一代兰开斯特公爵与第三任妻子凯瑟琳·斯文福德的子女),他们围绕在王后身边形成了“宫廷党”,也即“后党”。

王后性格强悍,睚眦必报,迫不得已时她也会“忍让”,但她的忍让都是为了报复积蓄力量。

外战不利导致党争日趋激烈,第一次党争中宫廷党取得胜利,最激进的主战贵族领袖,国王的亲叔叔格洛斯特公爵汉弗莱被逼死。

法王全面打响复国战争后,英军一败再败,党争和动乱不断加剧。

议会逼迫国王放逐王后的宠臣萨福克公爵,萨福克在流亡途中被人杀死。

1450年夏季,爆发中世纪第二次大规模平民暴动“杰克·凯德起义”,国王夫妇仓皇逃出伦敦避难。

暴乱期间出现罕见的辱君行为,有两个农民张贴“国王是蠢货,应该另择明君”的传单。

当年金雀花王室主支覆灭的情景仿佛重现,亨利六世的祖父亨利四世(第一代兰开斯特公爵之子)正是借助类似的时局,篡夺了金雀花理查德二世(爱德华三世之孙)的王位。

而这一次将不同于当年王位迅速转换,最终爆发了英国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内战——玫瑰战争。

王后最仇视的当属英国第一大贵族,第三代约克公爵(他的祖父与第一代兰开斯特公爵均为爱德华三世的儿子)。

王后刚嫁过来时,公爵还担任英占法国地区统帅,曾在巴黎迎亲,率兵护送她到港口乘船西渡。

那会儿他们相处甚为融洽,想不到将来变成不共戴天的死敌。

约克公爵数年来心情相当压抑,他曾在法国立过军功,自认有宰辅之才,希望有机会施展身手以匡正时弊。

可结果却是,自己垫付的数万英镑军费朝廷久拖不还,还屡遭宫廷党排挤,他回国以后自然变成了批评朝政弊端的领军人物。

按照血统和法规,约克家族比兰开斯特家族有更优先的金雀花王位继承权。

国王的亲叔叔汉弗莱死后,如果国王无嗣而亡,当下的约克公爵有最优先的王位继承权。

骚乱跟约克公爵无关,但他趁着内外动荡,召集军队突然奔赴伦敦“兵谏”,要求实施朝政改革,叫人在议会提出议案,让国王册封他为无子而亡情况下的继承人。

王后嫁到英国数年,未生出一男半女,常常成为政敌攻击她的口实。

可以想见,好强的王后,其心情有多么惊恐,坚信约克公爵不仅挑起动乱,还怀有篡位之心,从此对其恨之入骨。

虽然约克公爵是实力最强大的第一贵族,又因在法国带过兵,在民间批评弊政深受中下层社会欢迎,但他要挑战宫廷党却有两大先天不足。

公爵性格孤冷高傲,思想刻板保守,在大贵族中敌人不多,但朋友更少。

其中立派大贵族就算不喜欢宫廷党,也难以青睐高冷的约克,所以数年来他屡受排挤,御前会议和贵族院却从没有大贵族为他说过话。

这一回合的交锋,因缺乏大贵族们的支持,约克公爵铩羽而归。

议会期间,约克党和兰开斯特党两大集团已初现雏形,前者的支持者主要是骑士、乡绅、商团,后者的支持者多为大中小贵族。

总体而言,南方偏向约克,北方偏向兰开斯特。

百年战争最后一场大战“卡斯蒂永战役”,英国在法最后的大块儿领地加斯科涅丢失,名将舒兹伯利伯爵塔尔波特战死,全军覆没。

无法承受这个打击的亨利六世精神失常,没有了最大靠山,王后暂且忍辱退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