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没那个胆,不要说自己是朱元璋隔着辈的外孙,就是他爹李文忠这个亲外甥也不敢跟朱标硬刚。
朱标可是朱元璋的嫡子,从朱元璋还是吴王开始就竭力培养的帝国继承人。
李景隆怂了,原本想给陈御史壮胆的其他御史也怂了。
“咳,太子殴打大臣,罚俸半日!”朱元璋见朱标打够了,出言说道。
“罚奉半日?”
众官看着朱元璋:知道你会袒护自己的儿子,但是你特么的能不能好好装?半日俸禄,你逗我们玩呢?
“朱阳那日在状元楼跟众人比试,咱当时也在场,事情的起因后果咱是看得一清二楚!蒋瓛,你将那些学子跟朱阳签的契约给众多大臣看看!”朱元璋说道。
这份契约是蒋瓛查到李景隆跟御史勾连要找朱阳麻烦后朱元璋化身黄老头亲自去要的。
“这小子做事还真是滴水不漏啊!”朱元璋看着下面窃窃私语的大臣们,在心中感叹道。
“至于那行凶的学子,刑部也早已查明原由,若是你们还有疑问,找刑部去问!”朱元璋说道。“不过陈御史所说那些解元发挥失常,咱也不是不讲理的人。礼部你派人去通知一下那些落榜的解元,让他们参加殿试,但若是在殿试上得不了状元,那他们以后就别再参加科考了!”
“考不到状元就不允许再参加科考?”众官明白,这是朱元璋下的套,状元每年就只有一个,而全国的解元却不止一个。
为了这次状元丧失永久的科考资格,除非那些解元脑子有坑。
“好了,既然话说到这里,咱就说一下主持这次殿试的人选,这次殿试由翰林学士刘三吾为主考,六部尚书为副考,你们七人要齐心协力,为大明选出最好的学子!”朱元璋说道。
翰林学士刘三吾今年已经七十九岁高龄,此人是元朝旧臣,同时也是大明初期有名的大儒,元末时就曾担任过广西提学(相当于教育厅厅长),明朝建立后更是多有建树。明王朝的科举制度条例就是由他制订,明初的刑法《大诰》也是由他作序,此外他还主编过《寰宇通志》,这是当时中国周边国家的百科全书。
他与汪睿、朱善三人并称为“三老”,《明史》上更说他“为人慷慨,胸中无城府,自号坦坦翁”,可谓是人品才学俱佳的士林领袖。
如此规格的殿试,顿时让众臣对这一届学子有了更多期待。
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朱元璋只不过不想让后世对朱阳的状元有任何的怀疑,他要自己的大孙堂堂正正的夺得这届殿试的状元。
至于朱元璋为何对自己的大孙如此自信,那当然是做爷爷的通病,简称:迷之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