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是两月余后, 杜绵绵收到北边的来信。她家女儿司徒滢滢和大外孙已经到宁藩。宁王、宁王妃见到长孙、次孙,那是非常高兴。
宁王亲自给两个亲孙儿取了大名。以前两个孩子只有小名, 那是宁王世子司马睦这一个当爹给取的。至于乾元帝那儿?
乾元帝忘记了。
乾元帝只给皇太孙司马瞻的孩子赐下大名。皇太孙妃余氏生下的儿子赐名司马晖。至于赵文秀的太孙次子赐名司马旬。还有一子, 生下来半岁时夭折掉。如今的东宫就是一嫡一庶二子在。
杜绵绵瞧着宁王给大外孙取的名字,司马暻。这名字不错, 暻,光明也。对于此名字寓意好。杜绵绵在看完女儿司徒滢滢的信后。杜绵绵是沉默一回。
“太太,北边可是出什么事儿让您担忧。”奶娘瞧着杜绵绵看完信后就是沉默。奶娘不由得关切的问一话。
“滢儿有喜,离京都时怀上一月余。这路上发现怀上身孕,只是不好再返回京都。如今便是在宁藩养胎。”杜绵绵说出信中的事儿。
依着杜绵绵对女儿的了解,女儿哪怕说着因着出发时月份太浅, 那时候府医没把出喜脉。可小日子迟了,女儿一定知道的。偏偏在这等情况下, 女儿拿定主意出发。
杜绵绵哪是能揣度一翻女儿的心思。
女儿怀孕了,就得当一个贤惠人。偏偏女儿若不去宁藩,李侧妃就不能一起带走。到时候李侧妃再怀上孩子,再是生下儿子。
宁王府里, 依着李侧妃的性情, 指不定越加的张狂。在这等情况下,女儿情愿给余侧妃机会。不过是因为哪怕余侧妃翻身了。还有一个李侧妃能平衡一二。毕竟李侧妃的后头, 还有宁王妃撑腰。
“滢儿就是想太多。”对于杜绵绵而言, 她是盼着女儿在京都的。一路远行, 还是一个孕妇,在杜绵绵瞧来女儿的做法太冒险,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