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页

“四弟在想家。”朱弘明瞧着眼晴一直望着京都的四弟,他是笑着问一回话。

“我是离府上这般短的距离,又是思念府里的媳妇与儿女。让二哥笑话了,我这般实是没出息。”朱弘光老实的回一话,他这说的心里真话。

“无情未必就是真豪杰,怜子如何不能是大丈夫。”朱弘明却是反驳弟弟的话。

朱弘明对于府上的两个庶出弟弟一心想靠上来,想巴结他的态度,朱弘明是很满意的。这时候的朱弘明已经有侯府当家人的心态。

这是一个宗族社会,家族里的子弟自然是抱成一团,方可集中力量成事情。

特别是在朱弘明的眼中,忠勇侯府的子嗣太少。

忠勇侯府出身江南,也是最早投靠乾元帝的心腹。当然这等乾元帝的心腹是朱弘明的祖父。是第一代的忠勇侯。

那一位在战场上可是拿命保护过乾元帝。也是如此,第一代的忠勇侯是战场上受伤太多,最后伤着根本,如此方才是会英年早逝。

明明是江南出身,如何会投奔到乾元帝的麾下。自然是因为第一代忠勇侯的出身不算好,他是没什么家族的。朱弘明的曾祖是一个流浪儿,于是第一代忠勇侯出身可想而知。

当年第一代忠勇侯一旦发家后,他干的第一件事情就去提亲。“提亲”二字是美誉,真相是抢亲才对。

司徒氏在江南是有家有业的大户。

第一代忠勇侯最初的出身,那就是给司徒氏这一支大户当过佃户,当过家丁。后来还当过逃奴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