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完牙,江黛有些怕冷,就回了屋里。炉火烧得很旺,一进屋就有热意扑面,不一会儿就烤得人暖洋洋的。唐含则在外面凑热闹,指点小泽堆雪人。
用铲子铲雪太慢,而且也很难压实做成圆形,所以最好是先捏出一个雪球,然后在雪地里滚一圈,雪球就能长大不少。拍实了再滚下一圈,很快就能得到一个大雪球。再做个稍小一些的,放在大雪球上,雪人的身体就完成了。
之后剩下的,就是各种细节上的补充和修饰。
江黛坐在炉火前,听着一墙之隔的笑闹声,忍不住微笑。
乡村生活,似乎处处都透着惬意。
这才第二天,秦泽之就彻底习惯了这个新环境。
跟城市比起来,村子里当然要脏乱一些,但村子里的新鲜,就不是城里能有的了。
堆完雪人之后,他又被唐妈带着喂鸡,还不嫌脏乱,跟着去看了关在圈里的猪和牛,回来就迫不及待跟所有人学舌,一双眼睛又亮又闪,小脸颊红扑扑的,活泼得简直有些不像之前的他。
不过,悠闲也只是相对的。过完了这一天之后,整个唐家都开始忙碌起来,为过年做准备。
江黛一大早起来,就发现唐妈正在分拣黄豆。要将其中坏的,被虫咬过的挑出来,剩下的泡发了之后,拿去磨豆腐。她主动申请帮忙,这回唐妈也没有拒绝,给她让出了一片地方。
看来之前那个“客来三天为主”的说法,倒也并不全是客气。
没一会儿,秦屿父子也过来加入。总共二十斤黄豆,没一会儿就分拣完毕。不过据唐妈说,等黄豆泡好了,明天推豆腐才是他们这些年轻人出力的时候。
江黛起初并没有理解她的说法,直到下午时看到被搬出来清洗的石磨,才意识到磨豆腐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磨”,纯手工制作的那种。
唐家这架石磨,本来当初造房子的时候是打算丢掉的,但是唐妈恋旧,又留下了。堆在后面的柴房里,一年也就过年用那么一次。不过石磨磨出来的豆腐,味道总比机器打出来的要好一些,反正一年就费这么一回事,倒也没人在意。
不过唐含偷偷跟江黛揭她的底,“我妈其实好几年没用石磨推过豆腐了,都是去别人家借机器回来弄。这回估计是因为你们在,所以才费这个功夫。”
她倒也理解为什么。这两年唐妈上了年纪,再做这种活儿,已经不像年轻时那么有劲了。既然有省力的机器,那当然没必要折腾自己。反正那点味道的差距,等闲也不会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