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那天迎接的时候江苒苒远远的看了一眼,也感觉这位任支书有些不太好接近。
“嗨,估计是刚来不习惯吧,你看咱村往年来的那些知青,刚来的时候不也是不习惯吗。”江苒苒一边翻土,一边说。
那个任国昌虽然看着不太好接近,但给人的感觉挺正派的,总比那个许松平看着顺眼多了。
“那是肯定的,对了,我听巧霞说了,今年好像又有一批知青要下乡了。”
她说着,李小叶从外面进来了,正好听到她这话了:“大娘,不是好像,是确定要来了,通知都下来了,月底人就过来,这一批知青人数还不少呢,我爸正搁家犯愁呢。”
李忠富接到上面的通知愁的不行。
他们村子并不富裕,往年来的知青也就一两个,今年竟然一下子要来五六个知青。
知青们是来了,可他们带不来土地,反倒给村里多添了好几张嘴,还净是些肩部能扛手不能挑的,这能不愁吗?
李忠富愁的都快头秃了,正和那位新上任的任支书商量着怎么安置即将要来的知青。
江苒苒挑挑眉,她记得也就是这几年,国家就不再搞知青下乡了,等国家恢复高考,还会有不少知青返程。
“小叶,你和叔说说让他先别愁,现在不是要春耕了么,等知青来了,正好一起分活儿,他们和咱一起下地赚工分。”
“话是这么说,可城里来的知青一个个娇贵的很呢,他们能干啥活?能养活得了自己?回头还得靠咱大队出粮食养着。”
就前几年来的那些老知青,那都是熬了几年才勉强赚够养活自己的工分。
月底,县里就把下乡的知青们送过来了。
一共来了五个,两男三女,看着都是些十八、九岁的,就这还是有一个家里托了门路,临时把人塞进工厂了,不然是六个。
三个姑娘里有个鹅蛋脸的,脸皮白净一看就是城里的姑娘,她从车上下来的时候,一双眼睛红肿着,估计路上没少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