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风向又转了回去,那些宰相的拥簇纷纷也迈出一步,垂袖为宰相和尚书进言,规劝陛下以正视听。
李睿犹豫起来,他太想无所顾忌地亲政了。左有国公,右有宰相,不论那边都令他头疼和担忧,可如今比起来,身为舅父的长孙新亭居然背地里收买言官,揽权之大令他更为忌惮。可他到底和自己是血亲……
忽然,背后一声低柔,道,“陛下,此事难解难分,如若为真断然不可放过。不如先将国公暂闭于府上,也算留其尊严,日后再审。”
英娘见李睿有所迟疑,在垂帘后轻声细语提醒了一句,她说完心跳如雷,那满朝文武没人看见这个女子在背后这样说了一句话,只看到皇帝神色顿了顿,最终沉沉说了一句,“来人……暂且将国公送回府中,没有朕的许可,不要有任何人打扰国公休养。”
“陛下!” 长孙新亭显然是意料之外,话音一落,立即有金吾卫上前卡住他的双臂,道,“国公自请,请不要让属下为难。”
堂堂国公,被这么架下去实在是难看。长孙新亭见如今势头不对,狠狠瞪了一眼房相如,拂袖离去。
事情的转机一下子变了,叫向着宰相的那些人不由得松了口气,仿佛那阴沉沉的天色都亮了起来,添了几分秋日的透亮。
一通闹剧,最终以宰相之势平息。那些国公的人此时纷纷揽袖不语,垂头丧气地站在一旁,落败的模样显然是没了靠山。
朝堂上,没了国公,便只有宰相一方了。
李睿看向房相如,眼神沉了又沉,开口道,“房卿于突厥之事,可有把握?”
他自小在朝堂中耳濡目染,政治斗争的事情看的太多了。暂时少了国公,这宰相更不可任其独大,方才那征战之事,他有重新提起,显然是记得房相如说的那个军令状。
李睿最需要的是平衡,他希望国公也好,宰相也罢,皆权力在他之下才是最好。一箭双雕……他不想这么形容自己,可眼下的情形,叫他也想不到什么别的词。
房相如刚刚经历一场惊心动魄的变故,他差点就要和漱鸢一同困在那里了。此时走出来,仿佛什么困难都不再是困难了。
他重新一拜,“臣有把握。还望陛下准臣带一千精骑昼夜与方将军汇合。”
“一千?只要一千么?”
房相如答,“此战并非征战,而是追击。如今突厥残部困于阴山,做归顺之势,陛下也派了使者前去,想来已经有所松懈。如若出动太多人,恐引起变乱。”
“如此……” 李睿若有所思,手指敲了敲桌子,道,“那……朕准奏。即日起,朕暂封你为燕然大都督,明威将军随行,率一千精骑赶往阴山,活捉阿史那思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