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 《旺角卡门》

大批的投资者血本无归,他们投拍的影片不仅无法在本埠院线上映,就连试图低价在东南亚市场进行销售,从而收回部分成本,都很难实现。

最终这些成片只能花钱制成录像带,放入到盗版泛滥的录像带市场中,能卖出去一张就算一张了。

不过,在浮云蔽日、沧海横流中,方显英雄本色。

去年六月,一部电影在未来影城举办了试映场,并受到应邀观影的影评人一致的好评。

这部电影,由“菩提老祖”刘镇伟的老东家影之杰独资拍摄的文艺片《旺角卡门》。导演正是他的好基友,后世有着“墨镜王”之称的王家卫。

当然,“墨镜王”只是个中性的称号而已。然而在今后的影视投资圈,王家卫还有一个不好听的外号,那就是“坑神”。

这个外号并不是王家卫一人独享的,华夏影坛在未来一段时间,会出现几个著名的影视投资杀手。

是的,是“杀手”,而不是“导演”。因为“导演”这个词已经不足已描述他们的工作性质了。

他们功力深厚,随便拍一拍,就能让投资者在举着奖杯的同时,心里却在流血。“北姜南王”中的南王,就是他了。

现在的墨镜王,还只是香江影坛的一个小有名气的编剧。《最后胜利》使他获得了金像奖最佳编剧的提名。

刘镇伟为影之杰拍摄的大卖影片《猛鬼差馆》和《猛鬼学堂》,也是由王家卫担任编剧。

影之杰的老板,是香江影坛著名的大哥邓光荣。他成立了影之杰之后,投资制作了几部影片,票房收益还是不错的。

刘镇伟完成了与影之杰的合约后去了友联,留下的墨镜王接替了他的位置。墨镜王很得邓光荣的重用,成为影之杰的核心。

《秋天的童话》大获成功之后,邓光荣也动了投资文艺片的心思。于是王家卫成功上位,从编剧顺利过渡到导演职位。

《旺角卡门》是他导演生涯的处女座,邓光荣对他也是充分地信任,为此影之杰投资了五百万港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