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基地的工作是太大没有时间区别的,顶多分成白天黑夜,或是圈养期冬季和放养期除冬季外的其它季节,因此理论上没有节假日之分。
基地的劳动制度规定,一线职工每工作四天休息一天。不过家远的职工习惯在基地连续干上一个月,然后回家休息一周。
基地外加鹿场一共有职工近百人,由于他们是合资企业的职工,每月的工资收入不菲,购买力十分惊人,因此基地门口慢慢形成了一个自发的集市。
最开始,是附近的村民来这里摆摊卖蔬菜、水果、鸡蛋、野味和鱼虾,还有自家做的花生、瓜子、松子,腌制的泡菜,或是自制的一些手工制品,数量和种类不是很多,随机性很强。
他们主要针对的销售对象,就是要回家的基地职工。职工们也很给面子,只要是家人喜欢的,随手就会买下,等回家时带回去,反正也没有几个钱。
随着发现这个商机的人越来越多,摊位以及各种产品的数量和种类越累越多,就连大青山镇甚至县里都有人来摆摊,卖一些日杂百货、图书文具以及服装鞋帽。
现在,这个自发的集市已经形成了不小的规模,每逢农历的初六、十六和廿六,大家都约定俗成地来到基地门前的空地上摆摊。
这里紧邻省道,又距离大青山里的新出口一号公路不远,对于周边村民以及大青山的山民来说,要比去大青山镇或县城方便了许多。
到了现在,这个集市的交易对象早已不限于基地职工了,不仅各村村民和山民之间的生意量大增,就连路过这里的长途车都会在这里短暂停留,以便司售人员和乘客顺手买点东西回去。
郭玉萍之前已经告诉孙大海,开发公司与大青山镇达成了赞助意向。
开春后将在这附近选择合适的位置,由开发公司出资,修建一座砖混结构的交易市场,正式接受大青山镇的管理。
虽然这项赞助花不了几个钱,顶多就是万八千的,用于购买建材,人力部分由大青山镇解决。但开发公司对集市并没有直接的利益诉求,理论上没有这个必要。
开发公司之所以会同意出这笔钱,不仅为了与地方政府保持良好的关系,同时也是为了能在这里形成一个具有鲜明传统特色的集市,这对山庄未来的游客来说,会是一项非常好的民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