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养结束,回到首都后,组长又有紧急公事外出,一个月后才有了时间冲洗胶卷。
照片出来后,后勤组的几个人先睹为快,结果大家公认,组长拍摄的这一组照片,最具艺术感和震撼力。
正好有一名组员,她的爱人是《华夏少年报》的某栏目责编,知道他们栏目组现在有个活动,正向全社会征稿。便和组长商量,建议他将这组照片投稿到报社。
没有征得照片中三个孩子家长的同意,组长当然不能这样做。
不过组员提了一个变通的方式,就是先请报社的编辑来这里看照片,如果报社认为可以发表,再由行政部出面,与三人的家长沟通。
这组照片自然非常顺利地通过了报社编辑的审核,并且编辑向主编提议,如果家长最终同意发表,这组照片将成为本次活动的主打作品。
组长带着照片和《华夏少年报》的编辑,找到后勤部的领导,把事情汇报了。领导也认为这是很好的宣传,便亲自负责,联系几个家长。???
孙大海是跟着黄老一起去的,所以后勤部没有找孙卫国或李翠凤,而是费了不少功夫,直接联系上了正在外地的黄老。
听到是这样的情况,姜秀萍也放下了心。过了一会,李翠凤也打来了电话,不仅证实了情况无误。
而且她还打听到,这个活动是团中央组织的,用来宣传新时期学生们的精神风貌,很有正能量。
搞清楚事情的原委后,姜秀萍才给孙大海打过来电话。
孙大海想了一下,觉得也没有什么,就让家人替他决定好了。不过,孙大海提了一个要求,就是不接受采访。理由就是他现在正在检查身体,没有时间回去。
放下电话后,孙大海正说下楼,去看看曹大厨那里需不需要帮忙,这时电话又响了起来。
“不会还是找我的吧?”孙大海心里嘀咕着,跑回去接电话。
没想到他一语成谶,电话是沪城的欧阳慧慧打过来的。
沪城电视台要对岁月静好咖啡厅进行系列专访。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电视台想对咖啡厅“优先服务”的发起人进行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