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首都友谊商店

黄老哭笑不得:“合着我带一叠钱出门,还不能请客吃饭了?今天出门前,我就计划请你们吃饭的”

孙大海连忙安慰老小孩:“没关系的,爷爷。以后有的是机会。再说了,您现在还不习惯,等下周您秘书上班,跟在您身边,这种事就有人办了。”

黄老叹了口气:“粮票、肉票、油票、布票,还有副食本中限量购买的各种基本生活物资……这是我们工作的失职呀。”

“都会好起来的。等我们的养殖场建好,最起码咱们几户,在家里吃猪肉,就再也不用愁了。”

……

在柳泉居门口,大家挥手作别。曹勇兄妹和李翠凤、孙卫红,带着孙大海兄妹,一起去友谊商店,准备去采购一些稀罕的商品。曹大厨、孙卫国午饭时和黄老说好,先送他回什刹海家中,顺便让孙卫国把黄老家的修缮计划做好。姜、郑老姐俩则是回家午休。

……

建国门外,一座四层的小楼,矗立在使馆区旁边。这里,就是首都友谊商店,无数时尚男女,期盼能进去的地方。可是,护照和外汇券,像两座大山,挡在他们前面。

1981年,友谊商店可是不好进的,即便来的人有外汇券,但只要没有护照,也是会被门卫挡住的,除非长得一看就不是黄种人,才有可能。

孙大海前世经常来友谊商店买东西,但那都是在九十年代以后,只要有外汇券就能进去。现在才1981年,正是友谊商店的门卫最为负(嚣)责(张)的时期。孙大海还真不知道,他们这一堆人,怎么才能全部进去。

真正有窍门,知道怎么进的人,是他的妈妈李翠凤。在乘车来的路上,李翠凤就已经交代好了。

在友谊商店的门口,两名门卫一左一右,像俩门神似的,挡在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