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到时候我一定来。”贾小亮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大海,你可别惯着他。”
“没事的,贾爷爷。知了是害虫,咱们吃知了猴,对果树和庄稼有好处。我小月姑姑在大学是学动物的,她说过,知了猴的营养价值比牛肉和鸡蛋都高。我好好处理一下知了猴,会是很干净、很好吃的。到时候给您带点,您也尝尝。知了猴的营养,对老人和孩子最好。”为了不引人注目,孙大海把超出自己年龄和环境所能得到的学识,全部习惯性的找人背锅。
这次的背锅侠是曹月,上次推出川菜水煮鱼时,他杜撰出了一个会川菜的同学家长来背锅。
告别了贾爷爷和贾小亮,孙大海想了一想,便带着孙滚滚又到了副食店。他把找剩下的2毛钱,都买成桔子糖和酥糖,随手剥开一块糖的包装纸,把糖塞到孙圆圆的嘴里,然后带着她回家。
“哥哥,你不是不叫我吃糖吗?怎么今天这样好,给我买糖吃。”孙圆圆好奇地问。
“不是不让你吃糖,而是不让你多吃。现在快过年了,所以就给你买了。不过,你每天只能吃一块。明天,可能你玉洁姐姐要来家里玩,滚滚你要懂礼貌,主动把好吃的糖拿给客人吃。”
“我知道的,我可是人人都夸的好孩子。哥哥,玉洁姐姐来,我能让她再给我编辫子吗?她上次给我编的,可好看呢。”
“可以的,你和她商量吧。”孙大海拉着孙圆圆的小手,兄妹俩溜达着往家走。
冬季的夕阳,在临下山前的最后时刻,也没有放弃将自己的温暖撒向人间,与寒冷抗衡。在它的照射下,一大一小两条身影,被拉得很长,很长……
好吃不过饺子!
当天的晚餐,孙、曹两家在首都的全体人员,整齐划一地参加了。其中包括了基本上不在家吃晚饭的曹大厨,他也找人代班,自己先回来了。原因就是,在中午的时候,家里收到了曹勇从香江寄来的信。因为信的封面上写着,曹大厨、孙卫国共启,所以在收到信后,郑子芸没有打开信,而是去了华北楼,告诉了曹大厨香江有信来,早回家。整个下午,郑子芸都在患得患失中度过,以至于都忘了买肉馅。
幸好一起做饭的人中还有姜秀萍,晚饭才按时地出现在了饭堂的桌子上。除了猪肉白菜馅儿饺子,还有糖醋心里美和蒜汁肉皮冻两个凉菜,以及吃饺子必备的经典保留项目——饺子汤。
曹大厨和孙卫国先后下班回到家,叔侄俩一商量,决定先看完信再吃饭。
大家全都聚在饭堂,姜秀萍特意把厨房做菜用的小煤炉,提前放在饭堂里供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