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列另一个人留心听着,末了探头低笑:“原大人说这么些,也没告诉咱们谁输谁赢啊。我是盼着葭韵坊赢,咱们不妨定个彩头,若我侥幸说准,不求别的,原老爷,将你那里的好茶赠我一銙吧。”
原克林听见,隔着周容川白过去一眼:“可说贡茶都是我家的,说要送谁就送谁。你礼部还缺好茶喝?前不久才叫三司请走一位,不知道怎么煎怎么煮呢,你又来兴头!你有好老子不怕,我还怕营私构扇的帽子扣到头上。”
说得二人登时变色,原克林冷笑一声,也不说了。
这三人私语的时侯,三耆正在商量最后一场的试茶内容。
——倘若再平一局,非但这场斗茗没有收束、一众观客不能尽兴,就是他们三个老头子,也要脸上无光。
绞尽脑汁地提了几样又驳了几件,始终定不下来。
适时楼外喝彩大起:“又平一局?居然又平一局!真个好听,好葭韵坊!好嘉叶庄!蒲公快快说,接下来如何?”
黄意阁听见,苦笑想:接下来如何?老朽还想知道接下来如何呢!
做了这么些年评判,头一回叫试茶的后生难住了。说来也古怪得很,怎么这一茬儿习茶的小儿女,个个都跟成了精似的?
正没个正经主意,突有一道声音传入高楼:“第三场的比试,不妨由我荐个法子吧。”
楼中人同时一愣。
——这道声音仿佛近在耳边,左右却寻不出源头。
楼底的洛诵耳根轻动,循目眺向对面茶寮,只见三楼一扇景花窗半开半隐,将窗后之人也半遮半掩起来。
如此距离说话,却清晰如在耳边——洛诵目光微动:习武的人?
原克林多在宫中走动,虽不知音从何来,回想刚刚刻意压低的声线,疑惑地想:宫里的人?
————
“银线水芽”出自《北苑贡茶录》,宋代郑可简首创,架空用在这里,注知
目中不容尘土屑,亦不容金玉屑——出自《儒林外史》
第70章 世事千梦 水丹青,原来真有人练得成……
却说楼上不知声从何来,底下看热闹的百姓也啧啧大奇,转头转脑地乱看。
寮中临窗之人轻咳一声,悠长气息传入各人耳中,方寻见此人。
温伯雄高声问:“敢问这位高人有何见教?”
“高人不敢当,见教更不敢。”那人道:“只是听闻斗茶景色,常有比茶品、行茶令、耍茶戏,楼上现有六位观客,何不各出一令,由两位试者幻化茶戏相应,哪边慢了错了,或不应景,或先涣散,或茶令接不上,岂不就分出伯仲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