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大日如来

一端灵活多变,转瞬便有千万变,变化无端,但是另一端却是永恒不变。

灵活多变的一端却有不变的规律,永恒不变的一端却是由无数的变而构成的,而乔坤则似乎变又似乎不变。他似乎要失去自我,却又无法完全无我。

在这变与不变之间,有我无我之间,产生巨大的信息差异,这种奇妙的体验,更让他痴迷其中。

不止是情比金坚,他感觉自己就如同一根细丝一般,不断地被拉伸牵扯,但却异常坚韧,始终不断。

那不断牵扯的,是他的神念,是他的神魂,是他的灵,是他的命。

这两者之间却让他体悟到有不同的玄妙,不同的道,忽然对生与死、动与静、阴与阳、真与幻之类截然相反的概念有了更深的体悟,更深的把握。

而他介于变与不变,有无与无我之间,对于时间与空间的感应也有了巨大的差异,他仿佛处于一种奇特的时空乱流之中。

在两种时间,两种空间的强烈反差对比中,他的灵感开始爆发,竟然体悟、把握到时间与空间大道。

难以言喻,他只是感觉到,所谓“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大概便是那个样子。

在他的感应中,并没有所谓时光的长河,而且它也不是一种法则,它是一种存在性的力量,只是存在而没有什么本质。

过了许久,他终于明悟了些什么,可以少许地利用那存在性力量所延伸的部分时空概念,达成不可思议的状态。

而他也接触到了西方教所谓一切宇宙万有之本,含藏万有的阿赖耶识。

他也因此产生了不带任何神通法力的觉悟,“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

因为这层觉悟,“如镜道心”开始产生质变,能如实映现一切法,是为“大圆镜智”。

自性清净涅槃、有余涅槃,他却始终无法做到无余涅槃。

因为“情比金坚”传来阵阵情丝、爱意、羁绊与卷恋,它牵扯着乔坤,让乔坤不能完全沉入“空性”之中,无法做到“无余”,因为“情比金坚”就是他的余数。

原来“情比金坚”不单是宿命的诅咒,更是一种锚,锚定了他在现世的存在。

这情丝帮助了他,也限制了他。因为“情比金坚”,他利用一种近乎作弊的方法处于非生非死,非假非空的状态,同时处于“空性”与“现世”之中,可参悟种种奥妙,近乎无限地提升自我。

但他因为有“余数”,无法做到“无余涅槃”,更不要说“慈航回驾”。

他不是要来感悟境界提升修为,他要的是救回夏花。

找到原因,乔坤下定决心将自己西方教的感悟、觉悟都注入玲珑心中,神器“惊仙”在乔坤的神魂中闪动,将“惟我独尊”的道心连同玲珑心从乔坤身上斩下。

他是断了那玲珑心以及“惟我独尊”的道心与他的联系。

那玲珑心裹挟着他斩却的“惟我独尊”道心落入“空性”,后化成一道人形法身,看着模湖,相貌难辨。只隐约听着一句,“三身果报自凡根,六界因缘无了痕。”

接引道人不断诵读经文,虚空中不断有金色符文生成,落入那人形之中。但随着符文灌注,那人形相貌不但不清晰,反而越发模湖。

最后那人形完全消失,因为没有“余数”,他成功涅槃,化为无有实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的存在,而且不在此岸、不在彼岸、不在中流。

仿佛有梵韵流转,“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善。”接引道人虚影也愈发模湖,“源于大日法身,故名大日如来。是法界平等,便名毗卢遮那。”

一时氤氲如雾,瑞彩纷纷,周围梵吟唱响,似有无数存在齐声称颂:

“金刚平等成正觉,大菩提坚固性如金刚故;义平等成正觉,大菩提一义性故;法平等成正觉,大菩提自性清净故;一切业平等成正觉,大菩提离一切分别故。”

紧接着一道流光飞出,落入乔坤法身之中。那是“空性”中夏花存在的痕迹,是夏花一切的根源。

乔坤顾不得斩却道心的疼痛,小心翼翼地将这流光痕迹填入自己道心的空缺。

下一瞬间,他便脱离那玄之又玄,非假非空的境界,回归现世,落入八德池中,不断有池水帮他重塑色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