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章 甩包袱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 参娃 2497 字 11个月前

不管什么时候,红眼病的人一直都有。

以前,人参产业红火,大家伙种参都能挣到钱。

许世彦带着一参场也好,参业公司也罢,挣的钱多,大家伙也顶多就是羡慕一下。

羡慕之余,多数会感叹一句,这许场长、许总经理真有能耐。

一样的棒槌,经过他们加工,就能卖出去几倍的钱,利润翻几番。

可是现在,整个儿行业低迷,别人都不挣钱,唯独参业公司挣的盆满钵满。

旁人自然就会看着不顺眼,眼红嫉妒,谁都想跟着沾点光占个便宜。

要是占着了还好,有的人可能会念着参业公司的好处,还有些人,可能占了便宜还说那是应该的呢。

这要是占不着便宜,那就更别提了,说什么话的都有。

“参业公司,那不也是一参场演化来的么?

那些年不是县里支持帮扶,就能有今天了?

哦,合着他们现在厉害了,成了市属企业,翅膀硬了,就一点儿不念旧情是吧?

这也太不讲究了。”红眼的人不少,都跟着附和。

应该说,常宏发的性格,比不得管恩学那么强势。

别看他现在提拔上来,实际上压不住底下这些人。

常宏发被这些人闹的一个头俩大,一肚子的火气。

“行,你们有本事,你们找上级领导说去,别跟我说。

我只知道,现在参业公司不归县里管辖,我没那么大的嘴,也没那么大的脸。”

常宏发气的甩脸子走人,可身后的议论声并没有停下来。

“要我说啊,不如把另外那几个参场也都塞给参业公司得了。

反正现在行情差,谁也不知道棒槌价格啥时候回暖,县里没啥好处整不好还得倒贴,不够闹心的。

一起甩给参业公司,说不定还能换点儿好处呢。”有人这么说。

“你想啥呢?你当参业公司那边傻啊?人家就乐意背包袱?”

旁边的人摇头,觉得这是个蠢招。

“看你说的,县里这几个参场,有那么多参地呢,那都是资产。

参业公司那头不是缺原材料么?正好接手过去,就不用另外购买原材料了。

工人也是现成的,多好啊?”

县里某些人的言论,很快就传到了许世彦的耳朵里,许世彦听了,也只是一阵冷笑。

“他们都当咱傻呢,咱公司要想购进原材料,从哪里买不来?

现在只要出去喊一声,说咱收棒槌,不知道多少人挤破头的过来卖货。

我还用得着兼并那几个参场,再负责他们参场的发展,给那些工人开工资、发退休金?

当咱脑子让驴踢了啊,切。”

兼并其他参场,那就是个大坑,谁跳谁傻。

目前人参的价格这么低,参业公司全都是仰仗着深加工出口,才能维持盈利。

每年创汇三五千万,这已经是公司的极限了。

市场在那里,就算是收购再多、加工再多,也得能卖出去算啊。

许世彦现在已经是想尽办法,通过各种手段来扩大市场了。

可这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即便是想再多的办法,参业公司也不可能垄断所有的市场,能占有一小部分就算不错了。

所以不能贪心,也别妄想着吞并了其他几个参场,然后独霸人参市场做什么龙头老大,那都是做梦。

参业公司这小胳膊小腿儿的,跟国外资本大老相比,那就是个渣渣儿。

所以,鸟悄儿发展,小心挣点儿钱就挺好,可别有啥不切实际的想法。

人参行情持续走低,最少未来三年内,没有回暖的可能。

就算真的像上辈子那样,到九五年略微好一点,那也只是好一点点罢了,根本无法回到之前的巅峰。

但是种参的成本,却在连年上涨,参农的利润空间被逐步压缩。

这种情况下,公司在种植方面投入的越多,成本就越大,相对来说利润就越少。

倒不如维持目前的状态,有一部分缺口,直接收购原材料就能解决,省心又省力。

九六年到九七年,这些参场跟其他国有厂子一样,都到了发展的瓶颈期。

要不然,也不会进行股份制改革,但这也只是饮鸩止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等到世纪之交,随着三十三年规划的结束,参场更是要面临没有参地可用的局面,只能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