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家村的人为了日本人的到来做了各种准备,当然说不上充分——这种事也永远没可能充分,但是能想的都想了。
这些准备里包括而不止于,蒸馒头煮鸡蛋烧开水藏牛羊。
自从王老爷家成了老爷,这村子里就是他们家说了算。
过去叫里正头人后来叫村长。
村长当然还是王老爷,但王老爷一心吃福、寿膏,这村里的事就是由三少爷负责。
在开封也失陷的消息传来后,三少爷征了一批“皇粮”,征的王家村的上下哀声哉道,又有点庆幸——相比于其他地方,王老爷家征这种粮,一直算是少的。
就像早先王老爷对外说的那样,绝不往上加,上面要多少,他们征多少。这话真假不知道,但对比临近几个村,的确要少上一些。
这时候一征“皇粮”,大家就又有些庆幸早先没有走了,到了别的地方,八成也是逃不了要被征,到了别的地方,说不定还要被征的更多。
而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包括老太太们也做好了翻墙的准备。
但日本人,到底没有来。
就在李赛花和闫翠花吃完饺子没几天,花园口决堤了。滔滔洪水决口而下,蔓延千里,牵涉四十四个县市,波及两万九千平方公里,淹没两千万亩耕地,形成了以后几十年还会被人们提到的黄泛区,这是一个简称,正式的名字是,黄河泛滥区。
河南人民是见过水灾的——或者正确的说,这个有着深厚历史的地区,几乎就没有哪一年不闹灾。
因为邻着黄河,水灾更几乎是年年都有——这不是夸张不是形容,而是事实。
宋朝时期,河南有水灾232次,明朝有278次。
用后世流传的一句话,那就是河南的水灾,说一年连着一年,那是有夸张的,但要说一年隔了一年,那绝对有漏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