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益州扎根与炒面

“子初,你有大才。若愿侍奉皇叔,贤可代为引荐。”

刘贤看着正整齐施工的“产业园区”,忽然对身边的刘巴说道。

这半月来事情不少,主要是安排迁移过来的产业。恰好刘度所置有数百亩贫土,索性直接用上。

“公子,巴无心于仕途。为公子打点产业,闲来请教学问足慰平生。”

要说刘巴真无心仕途,却也不是违心之言。

这个时代的士人,与隋唐后世的读书人还是不同的。

以世家形式存在,本就掌握了当地大部政治,经济,舆论等资源。

他们有更多选择,不必如同后世一般。只能通过仕途,来实现家族谋取更大利益的目的。

(隋唐以前,在一地甚至天下有名望,哪怕不入士也有深厚影响力。

举个例子,一个狗大户犯罪了。去捉拿的官兵,还真不一定有豪强的人多势众。

隋唐以后,不走仕途,那地主就只是地主。

这才慢慢出现,“破家的县令,灭门的知府”一说。)

再则,不说刘巴对刘备成见极大。

自从刘贤以数学设套,现在已经遨游在学术的海洋里,无法自拔。

“子初,益州生产大队除了造纸酿酒外,今后最大的支柱当在蜀锦上。”

“一切新建,增招工人等要事,还请子初多多上心。”

刘贤闻言也不再多劝,而是继续说道。

“喏!”

用未来尚书令来当“总管”,刘贤放心。

“最近工程大队招募如何?”刘贤又是问道。

“恰逢左将军整顿兵马,巴从中精选五千人。如今工程大队人员充足,随时可以修路大计。”

刘巴是有多不待见老刘呀,左将军多少年没听人提起过的名头了。

“嗯,这事我和皇叔商量过了。未来主要修通三条道路,一为北上汉中,二为东出荆州,三为南下建宁的大路。”

“待工程大队修整三日,即可北上,至于通荆州南中之路可先缓。”

修路这事刘贤可不会白干,益州牧府也是要拨款的。

和老刘关系归关系,生意归生意,最多一分钱不赚嘛。

受制于地理与技术。要三路尽善恐怕要十年左右。这是笔不小的开支,但必须做。

北上汉中这条路,关乎未来雍凉大计。东出荆州,才能真正将荆益两大州的优势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