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赵老根和主办方的那位老总一共喝了七瓶白酒,然后主办方的那位老总喝完去医院了,赵老根喝完则去演出去了。
最后,车赵老根开走了,当然,演出费赵老根也没有要。
两人边闲聊、边喝。
没一会的功夫,两人就喝进去了五瓶白酒。
见徐开在喝酒上是真的很有实力,一点都不夹股,加上,自打过来了以后,徐开的表现无一不让赵老根满意,赵老根便主动问起徐开:“老弟,你找老哥哥我有啥事啊?”
徐开立即打蛇随棍上:“老哥哥,我想搞个《欢乐喜剧人》。”
“现在,唱歌的节目充斥电视屏幕,实在是太单一了,我觉得歌唱类真人秀节目的生命力已经到达顶点了,所以我想做的是在夹缝里生存的喜剧类节目。”
“具体就是,我想打造一个华国喜剧人的喜剧平台,不只是小品,还有相声,形体,以及各种各样的形式。”
“当然了,主体还是小品,毕竟,在华国,观众还是觉得小品就是喜剧。”
“另外,因为种种原因,春晚带给观众的禁锢太多了,因此我准备在这个舞台上玩春晚上玩不了的东西,颠覆春晚喜剧。”
“而我要做成此事,肯定离不开老哥哥你的支持。”
赵老根听完,不置可否的说:“老张的前车之鉴你也看到了,你还敢碰喜剧?”
“我跟他不一样。他不懂,艺术性强的片子门槛高,高口碑,但大众不买账;娱乐性强的片子门槛低,低口碑,但大众很买账;还有一种更可怕的情况就是,既想要讨好大众,又放不下艺术家的架子,两头都想顾,又两头都顾不上,张导就属于这最后一种情况。”
跟赵老根碰了一杯酒,徐开接着说:“而我清楚曲高和寡,做喜剧的,要想成功,就必须增加影片的娱乐性,而降低影片的艺术性,追求探寻全年龄段观众观赏趣味的最大公约数。”
虽然什么“最大公约数”,赵老根听不懂,但他听明白了,徐开确实是比张某懂喜剧,做喜剧,也确实比张谋容易成功。
赵老根提了一杯,然后问:“这么说,你做《欢乐喜剧人》是假,准备做喜剧电影是真?”
徐开摇摇头:“都是真的,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虽然徐开并没有细说,但赵老根也明白,徐开是准备先做好《欢乐喜剧人》这个平台,然后借着《欢乐喜剧人》这个平台找到自己想要的喜剧演员,然后再带着这些喜剧演员去做喜剧电影。
“你既然这么懂喜剧,为什么先做了《十里洋场》,而不是先做喜剧电影?”赵老根问。
“唉,一言难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