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氏知道她娘家在钱财上一向对她支持颇多,便什么话都没说,受下了,随手把银票递给了黛玉,“这是你四婶娘心疼你,你就谢过你四婶娘,待去了扬州,买几样新鲜式样的首饰。”
黛玉平白无故得了一千两银票,自是欢喜不过,银票用个匣子装着,里头大小面额都有,她一回屋,便散了几十两出去,上至王嬷嬷,下至雪雁素烟,各自得的不等,却也一个没落下,教这东厢房里头就跟过年一样。
林贵家的过来传话,说宫里已是着钦天监看过了日子,两日后宜出远门,定了那一日出门,叫屋里的人把箱笼都归好,黛玉叫轻絮塞了十两一张的银票给她,“拿去买酒吃。”
第49章 同舟
很快,不待两三天,林如盛那边的调任便出来了,恰好宁海那边一个县的知县出缺,说是死在了任上,林如海便为他谋了这个缺。那县还是个大县,又是在南边,死了的知县身上还是正六品的阶,林如盛如今也是个正六品,去的话,也不算委屈。
再,林如盛也素无在地方任职的经验,林如海自然是不敢轻易为他谋个知府的缺。林如盛素来也不是个眼高手低的,连忙道,“待弟有了政绩,上头自然是看得到的,将来再有一番大作为也不迟,如今已是极好了。”
董氏的娘家一听说,高兴得不得了,欢欢喜喜地把一套京城的两进的院子送给了自家姑娘,这边慌忙地把东西搬了过去,连箱笼都没有打开,便挑了要用的,跟着林如盛去了任上。
因都是在南边,林如泉的两个孩子正好也要被接过去,那来接孩子的管事,大约也是不肯担责任,便说,和林如盛的一起启程,待到了南边再分开走。
谁知,董氏竟不同意,说是如今路上本也太平,四个孩子在一起也太皮了些,怕不好照看,又是走的水路,要是有个打打闹闹,磕磕碰碰的,一时出了事都不好。二老爷这边,来的人都是齐齐整整的,没什么不放心,还是各走各的好。
这些纠纷,贾氏自然是不予理会的,因都要走,便没说谁去送送谁。宫里已是定了时间,到了走那日,林如海先是让人把行礼都送上了船,又与镖局的人一番交待,说了万万无论如何都要保住妻儿性命的话,这才作别。
云臻是早一步到了船上的,一座大船,他并没有如黛玉所想的那样,单独坐一船,毕竟,除了宫里,谁也不知道他这一趟南下的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省得叫人惦记。
黛玉站在甲板上,遥遥地和父亲挥手,直到看不见人影了,这才被贾氏牵着回到舱里去。一挑开帘子,便看到,正一本正经坐在窗下的榻上看书的小人儿,穿了一件水蓝纱衫,脚上趿着一双软底素鞋,看到贾氏母女过来,连忙放下了书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