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黛玉想到云臻把灯笼拿到手了,嫌弃地递给她的时候那副勉为其难的表情,也不禁莞尔。

回来,黛玉便命将那灯笼挂在了床架子上,晚间的时候,隔着层层的床帘帷幕,能够看到一团晕黄的光,带着一点点的暖意。即便如今,依旧是看不出来,自己的生命轨迹,与书上的那个黛玉,是否有所偏离,又或者依旧没有脱离那既定的悲剧基调,她也是不怕的。

凡事,尽力而为!

这边,林如海夫妇回了房,将小的安顿好了,二人盥洗了一番,躺下之后,虽已是累得狠了。但林如海想到今日怕是入了皇帝的眼,兴致便有些高,夫妻敦伦一番,便搂着妻子,将今日皇帝与他说的话,捡能说的说了。

贾氏听了,吃一惊,“这么说,若是老爷被派了差事,怕是要出京,届时我娘儿三要如何?”

“自是要辛苦一些,虽我一起去。不过,这事如今也只是有这么一个想法,暂时不能与外说。”

“看老爷说的,妾身可是那不知轻重的?”贾氏嗔怪了一句,心里却也想着,这件事八成也是真的了。如今,连她这内帏妇人也都听说,朝中两宫之间不和睦,朝局总有些动荡,皇上如今手上无人可用,迫于无奈,今年开了恩科,自家老爷也是才高八斗,为何就不能得了重任呢?

贾氏与林如海少年夫妻,这么多年,便是她一直没有生育,林如海也不曾慢待过她半分。家中虽有姬妾,若贾氏不开口,林如海也从不往妾室房中,可谓是深情厚重。

一说到春闱,黛玉便有些坐不住。无奈,她如今年岁又小,自小身子骨儿弱,别说二门了,连贾氏的松鹤堂的门都难得出去。她心里惦记贾雨村这个人,却没有法子得到一星半点的消息。

这时候,贾雨村当已经从金陵十里街的仁清巷到了这里了,可她又要从哪里得知这些消息呢?

二月十二日,是黛玉的生日。因是个小孩儿,贾氏也不敢大办。只亲自下了厨,做了一碗长寿面,待黛玉早起的时候吃。偏贾氏心里这么想,可到了正日子,北街那边非要送了一车的贺礼来,说是庆四姐儿的寿辰。

饶是贾氏不想生气,也气恼得不行,几个姨娘过来请安,贾氏平日里厚道的人,也忍不住拿小周氏发作,“我可不敢受你的礼,知道的当是我这人平日里拿捏不住人,你这做姨娘的想来便来,我连早膳都用完了,媳妇婆子们都回完了话,你也吃饱喝足来才来。不知道的,还当我多刻薄的人,白白地得了这名,实则我是在你们面前半点儿架势都没有,我何苦来?”

钱氏和马氏都不说话,她们三人住一个院子,一年里头,见老爷的面儿十个指头都能数过来,平日里的心思便都用在了对方身上,连来红的日子都能记住对方的。

自然,两人也能明白,小周氏和北街那边二太太一向来往密切,这边府上,但凡梧桐院知道的事儿,那边没有不知道的。

贾氏不肯为黛玉的生辰大办,可小周氏把元宵节那日一府人赏花灯的事儿说了不说,还把这些日子,贾氏清点家产的事儿也一并泄露出去了。如此,北街那边怕是有所猜测,这才送了一车的礼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