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页

悠然见南山 衣青箬 1469 字 2022-10-13

蓝姗将之前采购的糯米取了出来,准备处理。

本地汤圆有两种吃法,一是把糯米舂成粉末,然后加热水调和,揉成面团,再搓成一个个的小汤圆,或是直接煮熟了吃,或是包入馅料。另一种叫吊浆粑,工序复杂,口感也更细腻。

蓝姗既然有空闲,要做的自然就是这后一种。

她先把糯米泡在水里,等到糯米完全泡发,吸满了水,便打发陈嫣然去那个做豆腐卖的邻居家借石磨。等她和陈悠然两人合力把一盆糯米搬到过去,邻居一看就问,“要做吊浆粑?”

蓝姗点头,“做好了给婶婶送一碗。”

乡下地方,大家常来常往,有什么好东西也都会惦记着往邻里送一份,何况她们还借用了人家的石磨。果然邻居婶婶一听,立刻高兴起来,笑着点头,“那我就等着吃了。”

别说,虽然他家守着现成的石磨,糯米家里也有,可天天都做豆腐,早就已经腻味了,就算难得有空闲,也只想歇着,根本不想再碰石磨,所以一年到头难得做一回吊浆粑。

所以她也没走,留下来帮忙推磨。

这可是帮了大忙了,虽然用来推米浆的小磨盘比较轻,但陈悠然和陈嫣然都是娇生惯养长大的,胳膊根本没多少力气,估计也推不动磨盘,偏偏两人又没有在石磨转动间隙把糯米添进入料口的技术,蓝姗一个人两头兼顾,还真顾不过来。

邻居过来帮忙,她也不好意思让人推磨,就把添料的工作分配给了她,自己去推磨。

之所以要用这个“推”字,是因为本地百姓为了节省力气,往往会在磨盘上加一个丁字形的弯钩,钩子的这头挂在磨盘上,一横的那头则用粗绳悬挂在房梁上固定,这样人站在一横的外侧,手握横木,用巧力前后推动,磨盘就会转动起来。如此人不需要走动,又可以节省力气。

这个姿势,胳膊要一直保持屈伸,身体也会前后小幅度晃动,看起来颇有韵律感和节奏感。

陈嫣然显然对此很感兴趣,抢占了一个位置。蓝姗也不跟她争,让了一半地方给她。可惜她没多少力气,玩了一会儿,胳膊就开始酸痛起来,又换了陈悠然上。就这样,蓝姗稳居一侧,另一边姐妹俩轮番上阵,忙活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才把一盆糯米全都推成米浆。

正好邻居家做豆腐,支架也是现成的。将十几层纱布叠起来做成的网兜,四角挂在支架上,再将推好的米浆倒入网兜之中。这样等网兜中的水,逐渐沥下去,留在网兜中的一层沉淀,就是吊浆粑了。

这东西可以直接搓成团下锅煮,也可以在里面包上馅儿,吃法跟汤圆一样,口感却比汤圆更丰富细腻。煮的时候再加上一勺自家做的甜酒酿,滋味美极了。

只是这样的方法非常耗费时间,因为网兜中的水有时要挂上一天一夜才能彻底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