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她终是端着杯盏又喝了半杯。
而且他说的对,她已经喝了第一口,倘若别的人敬酒,她要是不喝,要么就是他们劝酒的嘴上功夫不到位。
不然就是她看不起他们,对他们不满。
若音只好一碗水端平。
喝完后,她哀怨地横了四爷一眼,都是他带头干的好事,都是他带出来的好大臣!
接着她又看了眼劝她喝了第一口酒的云鹤兄。
那位的眼神特别无辜,仿佛在说:天地良心,他不是臣教的,他是偷师,无师自通的。
都说一回生,二回熟。
喝酒也是这个理儿。
都喝了两回了,若音也确信自己要喝,就不再推辞。
那些大臣们的敬酒词,一个比一个说的溜。
什么“宁可胃上烂个洞,不叫忠心裂条缝”,说完啥也不管,咕噜咕噜就三杯酒下肚。
把若音听懵了也看懵了。
碰上这样的劝酒奇才,她不喝都不好意思了。
原来大清职场生存的竞争也这么激烈呀。
最后,还有大臣将她和四爷一起劝,说什么“后有德,帝有才,杯对杯,一起来”。
也不知道四爷是不是心情太好,居然还真的杯对杯和若音碰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