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出自《孝经》的话几乎贯穿了这块土地上人们的历史,话中所表达精神层面的意思是没有错的,但是却被解读的太过了。这也是现代医学推行的另一个难题,在这个连头发都无比看重的年代怎么让人用开刀这种看起来极端的方法治病?
“村长,我不是这个意思。人总是要活着不是吗?虽然我们要重孝但是也不能完全愚从啊,您想想若是上有老人下有幼子,得病了却只能用这种方法治,那应不应该治?虽然我们要重孝但是生活不是才是最重要的吗?不是还有句话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么?”
村长的思想在姜云明看来很老旧,不仅仅是对于他来说,就连和这个时代的人们相比也很老旧,姜云明一度怀疑若是村长读过书的话会不会变成那种老酸儒。他也知道仅凭着这三言两语是没有办法打破这长久以来的看法的,但是他觉得现代医学还是有必要推行的,难点就在于怎么在推动现代医学的同时还能兼顾中医的发展。
思及至此的姜云明突然低头苦笑,自己想的太远了,先不说怎么推广,即便是推广了也很难施行,硬件差太多了,不说后世各种高尖端的仪器,他现在连一台显微镜都不知道怎么造出来。
“孙道长,现在云明没有办法和你解释的太多,但是有一点却是能够实现的,那就是利器造成的外伤可以用缝合的方法来治疗。”这是姜云明想到的唯一能在这个条件下实行的现代医学。
“缝合?缝衣服?”孙思邈的三观再次支离破碎。
“嗯,例如战场上的士兵的刀伤大多都是因为伤口太大而导致无法止血,用羊肠子外面或者里面那一层薄薄的膜制作,缝合伤口之后会慢慢的消失,不过要注意的是经常消毒。”
“消毒?”孙思邈又抓住了姜云明话中的漏洞,他不知道姜云明说的消毒是什么。
“呃......这个以后再和您说,云明这里有可用于消毒的东西。”他现在有些烦躁,倒不是对孙思邈不耐烦了,而是因为这真的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释的清的。“只能说倘若您遇到了此类病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尝试一下。”
在这个时代如果是大一些的利器伤口大多都是没法活下来的,因为不缝合就很难止血,他也不能为了给孙思邈证明就去做实验......诶?做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