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这边的战船其实不比荆州少,这些年来他在庐江打造了不少战船,在占据江夏后又将江夏港口的战船占为己有,如今他的战船数量比荆州的还要多,于禁将庐江和江夏的战船运到汉江边上,以供给大军使用,其实大部分都是江夏的战船,因为庐江的战船几乎都被甘宁开走了。
虽然李元的战船非常多,但是真正的水军已经被甘宁带走,现在于禁手上只有三千水军,所以他们根本不可能轻易渡江,李元估计刘表在江上布置了不下一万人的水军,如果不是因为汉江没有长江这么宽阔,刘表应该还会布置更多的战船,看来在攻打襄阳之前还要经历一次水战。
得知李元大军已经来到汉江边的时候刘表决定亲自走出去查看,一众将领也跟着刘表一起出去。众人来到江边,看到对岸出现无数兵马,岸边还摆满了战船,起码有七百多条,甚至比他们襄阳的战船还要多,这让刘表大吃一惊,问道:“李元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战船?好像比我们荆州的战船还要多。”
蒯良回答道:“李元这四五年来一直在庐江打造
战船,他们本身的战船并没有我们多,但是占领江夏后他们也把江夏的战船占为己有,所以他们战船的数量才会比我们多。”
刘表听完后才恍然大悟,要说荆州哪里的战船最多,那绝对是江夏,江夏的战船比襄阳还要多,现在李元将江夏的战船都拿来使用,难怪现在会出现如此多的战船。
“主公,李元布置了这么多战船看来是要强行渡江,我们一定要做好准备。”蒯良略微担心,“我听说李元在庐江让甘宁训练了一支不下两万人的水军,如今这支水军或许已经在对岸,我们不能大意。”
“蒯子柔,你这话就不对了,在陆上我们或许不是李元对手,但是在水上绝对是我们荆州军厉害,甘宁当初也有投靠过我们,但是我看他没有多少本事所以才将他赶走,这次如果碰上他的话我一定要让我们荆州水军好好教训他。”蔡瑁对自家水军非常有自信。
“蔡校尉说的不错,我们许多士兵都是从小就在江边长大,水性非常好,我们也时常训练水军战法,甘宁训练的水军或许不会差,但我们荆州军是不可能会输的。”文聘少有的自夸,那是因为他对荆州水军有绝对的信任。
刘表听到如此非常满意,与李元军相比他们总算有一个长处,他本来想将所有兵力都收缩到襄阳进行防守,但是文聘和黄祖极力劝说他要在江上布置防御,所以他才决定将一万水军布置在汉江边上拦截李元渡江,只要李元无法渡江也攻打不了襄阳。
其实刘表召集的兵马已经陆陆续续抵达襄阳,否则他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拿出这么多人,江夏一战已经让他损失将近四万多人,要是再不小心应对的话荆州就难保了。
李元与刘表在汉江边对峙,甘宁的水军已经来到处于乌林对面的赤壁,乌林是江陵东南面的一个港口,甘宁打算从乌林登陆,然后再前往江陵,但是想神不知鬼不觉地偷袭江陵就不能让驻扎在乌林的士兵有机会逃跑,否则逃跑的士兵一定会去江陵通风报信。
从庐江出发前庐江太守程昱就建议甘宁先带领水军前去赤壁,赤壁就在乌林对面,非常之近,如果两万多水军出现在乌林一定会被驻守的士兵发现,所以甘宁只能挑选一支数百人的水军用突袭的方法拿下乌林,并且不能让敌军前往江陵通风报信。
拿下乌林后再让大军从赤壁坐战船到乌林,然后突袭江陵,这样就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了。
甘宁最终采纳了程昱的策略,并且决定在雨天的时候再出击,因为在下雨天士兵一般都不会出航巡逻,防范会更加松懈,这对甘宁来说是一个机会。
乌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港口,因为出了乌林就能坐船前往赤壁,通过赤壁可以迅速进击柴桑和豫章,进入孙策的地盘,为了避免被孙策偷袭刘表在乌林驻守了三四千兵马,要知道一般情况下不会在港口驻扎这么多士兵,但是为了防范孙策刘表不得不这样做。
然而现在处于用兵时候,江陵的兵马已经被抽调一半到襄阳,所以驻守乌林的士兵远没有往日的多,大概只有不到五百人,李元对襄阳的威胁为甘宁制造了突袭乌林的机会。
甘宁早在数日前就已经抵达赤壁,在等候突袭乌林的机会,他长年在江边生活,对江边的天气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他预料很快就会下大雨。
今日天空上乌云密布,狂风大作,落下一道道紫色的闪电,照亮了整个大地。江上波涛汹涌,巨浪翻滚,此时乌林的所有战船都停靠岸边,没人会蠢到在这种天气出航,即使经验最丰富的水军也难以应对这种天气,出动的船只随时会被巨浪吞噬。
风越刮越大,浪越来越高,原本明媚的天气逐渐
消失,留下的光线只有闪电,江边的天气变化无常,原本的大晴天说变就变,速度之快让人难以预料。
“今天就不出港巡逻了吧,快回去避雨。”一些原本打算出港巡逻的士兵都跑了回来避雨,港口建了不少房舍给士兵居住。
“真是倒霉,刚出去就被淋了一身的雨。”一些士兵脱掉衣服,冰冷的雨水让他们感到寒冷,身体情不自禁地颤抖起来。
就在所有士兵都跑回屋内的时候,一支船队在不断接近,这支船队胆子非常大,竟然敢在这种天气航行,要是被经验丰富的船家看到一定会说统领这支船队的将领是一个蠢货,因为这样做就等于让麾下的士兵跟着他一起送死。
但是上天貌似非常照顾这一支船队,虽然风和浪都非常大,然而船队依旧是稳步前进,借着风力不断靠向乌林,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一支船队全部都是艨冲,没有一艘走舸,想想也是,走舸根本不可能在这种天气出航,唯有更加结实的艨冲才能经受住这种大风大浪。
不过在庐江打造出来的艨冲要远比一般的艨冲结实,否则也难以承受巨浪,因为李元重视战船的发展所以才能造出如此厉害的艨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