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城东学堂处,姜承龙与万江楼满脸震惊的在学堂内逛着。
这些学生,学的东西,都是各行各业的精髓。
有炼铁的,有造船的,有造纸的,有印刷的……
他们看着一个个木架子,外面搭着厚厚的几层布,布上面还搭着羊皮等动物皮毛,盖得严严实实,不时还有人从里面出来。
他们好说歹说,给了二十两银子进去参观。
这一进去,下巴没掉下来。
棚子内,一望无际的郁郁葱葱,都是各种瓜果蔬菜,甚至还能看到夏日的西瓜!
姜承龙咽下口水:“这,简直就是奇迹。”
万江楼点点头:“此法若是效行下去,冬日咱们也能种植水稻,到时候全国百姓都不用闹饥荒了。”
可一旁的白胡子教授笑着摇头道:“两位老板有些太乐观了,现在的大棚,只能种植蔬菜,冬日收获水稻,还需多加研究,不过伯爵大人说了,可以提前一个月孵化种子,到时候天气暖和就可以下秧苗了,时间上,可以提前一个月收获水稻。”
“真是奇才啊。”
姜承龙忍不住赞叹道:“这是你们伯爵大人想出来的点子吗?”
“正是,这整个学校,都是伯爵大人专门搞出来的,不瞒您说,我们这些老师,都是伯爵大人的第一批学生。”
“那你们学校,学生们都不用识字的吗?”
“识字,那是基础。”
教授摇摇头道:“所有学生,都以文化课为主,至于这些,都是学生选修的,伯爵大人说了,有的孩子喜欢打铁,就让他跟随最好的铁匠学习,有的孩子喜欢种植,就让他们选修种植,还有的孩子喜欢造船,那就让他们去学造船,总之,以兴趣为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姜承龙点点头道:“此言,当真至理名言。”
两人出了大棚,又看到一群孩子在操场上练武,有专门的军官教授军体拳,他不禁咂舌:“都说文人手无缚鸡之力,从仙平县出来的文人,怕是各个都能做将军。”
恰好他们看到一个教授拿着一本书前往学堂,两人便好奇的跟上去。
教授的课程是语文。
他们拿起一本课本,粗略翻看一遍,姜承龙的眼睛便离不开了。
这上面的诗句,每一首,都可以当做传世之作。
诗词歌赋,每一种,都甩当今大渝文坛几十条街!
而且上面还有各种标注,让孩子们读起来毫不费力。
精美的图案,让人更心生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