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声穿透门板,外间看热闹的人听的清清楚楚,那一声一声的爸爸,好些眼窝子浅的眼泪都差点下来。可怜哦,真是可怜的一家子。
没有热闹看了,众人对对视线,走远些你一言我一语的聊开了。
而一门之隔的前屋正间里,周大伯随便坐在小凳子上,仍是不愿意看还坐在地上的王招娣,只训周老五:“老五,你可别忘了你有三个儿子!平昌平喜都正干没错,小励也确实有点滑头,但要叫我说句公道话,他滑头也是应该的!你们夫妻俩对三个儿子怎么样,不用我说吧?村子里怎么说的想必你们都知道!”
周老五当然知道,但他忍不住道:“我是一视同仁的。”
周老大冷笑:“你屁的一视同仁!你一天到晚就只知道干活,家里事你管过几件?你家吃好东西时候是三个孩子平分的吗?你家买新衣服是三个孩子都有的吗?就是三个孩子结婚吧,你家付出的都是一样的吗?”
周老大有儿有女家里条件也好,他并不怕这么说得罪侄儿。
听到最后一条,王招娣忍不住说了:“三个孩子结婚付出的是不一样,但那是平昌得的少,平喜跟小励可都是差不多的。”
这下连周老五都忍不住了:“你可闭嘴吧!”
平昌结婚都十年了,平喜结婚也八年了,那时候家里穷的跟什么似的,能跟现在比?娶大儿媳妇的时候还好,娶二儿媳妇的时候,人家要自行车,那时候乡下哪里流行自行车啊,不仅要钱还要票,要不是二儿子死命就认准了孟慧,他压根就不会同意这门亲事!后来还是王招娣去跟爱华那哭,不仅哭来了自行车票,还哭来了钱,后来可是第二年年底了他才终于把这钱还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