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王成聊木耳

命运狂人 阿明阿明 1159 字 2022-10-06

敏感的陈大军深挖了一句:

“锯子怎么了?”

“主要钢不好,要么太脆,容易断,要么太软,锯不动,尺寸还单一,在里平州乡下,就算不是种木耳,基本上每家每户都要用手锯的。”

陈大军是苦命出身,他喜欢王成,喜欢那些种木耳的百姓,当然也喜欢自己,这个锯子的事情在他脑海萦绕,总觉得在哪里听说过什么钢锯狂人。

“你们那现在用的手锯,最普通的,在里平卖多少钱一把?”

“十五块上下吧。”

第二天,他把茂宇暂时不看的三套影碟送回图书馆。

走进加西亚图书室,garcia li

ary的大铜板标牌,让他想到了什么……

对!铜雕厂的师傅说过,有人用废旧锰钢做锯子。

周六,陈大军一早来到铜雕厂,师傅不再是过去的师傅,他说明来意,几个人都不太清楚这个事,但是,一说到废旧钢材,他们都确定是姚庄。

一个年长师傅很诚恳的说:

“你去姚庄,问手锯,找得到的。有次我买马口铁,我没有看上一个老板的货,但他大大方方帮我介绍另外一家,其实他们之间也没有利益关系,但大家都想着帮助客户的,姚庄的风气特别好。”

陈大军出来,找了一家五金店,随便挑了两把手锯,然后开车直接赶到姚庄。

果不其然,在废铁市场,还没有怎么打听,就找到了制锯高手——孙老板,中等个子,皮肤黝黑,手膀健硕,眼睛明亮,只是不大会说普通话,交流起来比较缓慢。

他的作坊虽然破旧,到也整洁,成品区,加工区,材料库,井然有序。

在自制的夹具上,钢片纹丝不动,被磨得火花四射,不一会锯齿就形成了。

孙老板明白陈大军的来意之后,在库房取出几把锯子,长长短短的。

陈大军也不明白铁占多少,碳占多少,钨占多少,锰占多少,只是让孙老板上了自己的车,带着锯子开到山脚的一片树林。

对着树干一阵试验,没有对比,没有伤害。

同样的树干,孙老板的锯子就像锯干燥的泥沙一样,唰唰唰,沫飞猛进,而自己买的锯子就跟锯磁铁一样,卡在里面一动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