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婶娘,你担心的也有道理。不过男儿志在四方,有志气的男儿要比没志气的强,你家孩子我看是个有志气的,比很多人强多了,他又吃得起苦,又孝顺,小小年纪就想着给家里人帮忙了这才跑出去的,你说他一文钱都没带就出去了是罢?这是多不想给家里人添负担啊,太懂事了。”苏夫人说到这叹气,拍了拍她对面擦着眼泪,点着头的婶娘的手,接道:“他回来病了,依我之见,我看他比你们还要难受,你就别责怪他了。我听你一说,就觉得他是个懂事的孩子,他懂事大人都看在眼里呢,他这般可靠,多的是人想找他去做事的,就是现在不成事,往后都要成事的。”
那跟她倾诉孩子跑出去跟人跑商,结果病了回家来了的婶娘听了心里着实舒坦万分,有了宽慰她的人,这段时日担心孩子和药钱的
苦闷消失了大半,她朝苏夫人感激一笑,“您说的对,若说还是您这样读过书的才女才会讲道理,我们这种大字不识两个的,就是想想开,也没那么容易。”
“欸,为人父母总是担忧儿女的。”苏夫人和气一笑,温声道:“我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换到我家那个头上了,我想不开的时候也多的是。”
这厢,尖着耳朵听她说话的人皆往她身后看去,恍神中的苏苑娘一看这许多的眼睛往她看来,瞬时回过神来,下意识就她刚才耳听的那句话回道:“那娘亲,苑娘往后再聪明一些些。”
如此,娘亲想的开的时候就多了。
诸人一听当即就是一愣,随即哄堂大笑了起来。
苏夫人更是啼笑皆非,回过头嗔笑骂了她一句:“憨包儿。”
**
一顿说话,六婆屋里一团和气,等到吉时即将要到,前面的人来请六婆高座客人入席,几个人簇拥着六婆和苏家母女往前走。
她们甚是和睦,说话间笑声不断,等到了前面客人多了,眼睛不免往她们身上瞧个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