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家这段时日的事,杨夫人门儿清。常家家大,事也多,机遇也大,苏家的小娘子一过去就是一族的族母,她太年轻了,就是有苏府作为底气托着,也是震不住那家的人的。
她嫁过去,地位是有了,随之而来的事也是不断的。杨夫人作为过来人,哪有什么不明白的,这时候听出苏夫人的担忧,便安慰她道:“日子是过出来的,让她去过,有你们在旁边帮着,不会出什么事的。”
“但愿如此。”苏夫人忍不住叹了口气。
**
苏谶一大早的酒就是温一小壶黄酒,与友下棋,所谓早酒。有时有友到家来访,他就如此招待。
杨义知友习性,早早就在亭子里备好了薄酒和棋盘,就等他提出来,苏谶一说,他就领了人过去,路上看小侄女瞄了园子里的花几眼,便去摘了一朵开的最好的过来给了她。
苏苑娘不知刚正不阿的叔父还能有此举,好奇地看着他摘花回来,等到知晓花是给她摘的,不由惊喜交加,双手恭敬地接过花朵,朝杨义福了一记:“苑娘谢过叔叔。”
“收着就是。”苏谶与她道。
与夫人的谦虚不一样,苏谶在友面前一腔赤诚毫不假饰,见好友对女儿一样好,只觉得高兴。
“是,爹爹。”
“我家苑娘什么都好,就是乖了点,听话了点,说起来,我早年也是糊涂,要是把她弄到你家来学几年武,我现在也就不担心她在外面受欺负了。”苏谶回过头与好友道。
杨家家主笑了一记,笑而不语。
“怎么,你觉着我舍不得啊?”
“若是送来,只是磕着一块,我看兄长也定会带着府里老少过来讨要一个说法,我杨家门小,装不下那么多的人。”杨义笑道。
“你你你你……”苏谶笑着伸指连着点头,回头与女儿道:“看到了没有,别看你杨叔叔一脸正气,也不是什么正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