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小红旗这条件之后,都心动了。
就是纠结这地理位置。
有孩子母亲可惜道,“这么好的单位,咋就没在县城呢。”
办事处的办事员笑道,“要是在县城,就没这么好的福利了。人家就是为了吸引人才。”
旁边邻居道,“条件这么好,每天有车往返,倒是也没啥差别了。还能有生活补贴呢。”
这条件可真让人心动。
办事员急着去其他地方宣传,就道,“要去赶紧报名,还不一定能选上呢,考虑那么多干啥?”
听办事员一说,其他人才醒悟过来,对啊,这还不一定能选上呢,赶紧先去把名给报了。
县里宣传的时候,苏青玉也在苏家屯准备招工考试的事儿了。
也不用她亲自干,一声令下,其他人都帮忙,连苏家屯学校的老师们也来帮忙了。
这就是苏家屯走集体经济的好处,所有人劲儿都往一处使。人力物力一下子都能调动。
苏家屯的社员们知道这都是为了吸引外面的人才来建设小红旗,可都盼着多来一点。
他们还挺后悔,当初那些知青们在乡下待了那么多年,啥条件都没要求的,结果他们啥也不懂,就让人家种了好几年的地,白白浪费了人才。现在想要这些知识分子来农村,都得开这么高的条件。
不过这些招工条件倒是也让苏家屯社员才一次感受到了知识的重要性。有本事有文化进了场子,包吃包住,还拿工资,这辈子都不愁了。
回家各个都压着自家孩子老老实实学。
要不是苏家屯实在没人了,青玉书记也不至于从外面找人了。
和苏青玉预想的一样,好的条件换来的就是许多人踊跃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