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我,我不敢啊,只要看校草一眼,我都觉得自惭形秽......”最中间的那个女生低下头,“算了,还是不递了,反正递了信,校草也只会让我好好学习,考个好学校的。”

“你傻啊!你不会顺坡上驴吗?他让你好好学习,你就拿着不会的题目去问他啊!这一来二去的不就熟悉了吗?近水楼台懂不懂?”

几个女生互相嘻嘻哈哈的出主意,而真正近水楼台的故事女主,蒋玉萍神情复杂的低下头。

是啊,当初她跟蔺洵的故事不就是这么开始的吗?

蒋玉萍住在小南胡同,跟蔺家一前一后,虽然不怎么熟悉,但总能混个眼熟。上高中后,蒋玉萍逐渐跟不上教学进度,想要在外面找补习班又贵,所以蒋母就打上了蔺洵的主意,蔺洵不光是成绩好,补习费都是邻里街坊的他家好意思收吗?肯定不好意思啊!那不就省下一大笔?

蒋母带着老母鸡上门,蔺父又哪里会拒绝?于是两个人逐渐就熟悉起来,一起上课下课。高考之后,蔺洵成功考上师范大学,而蒋玉萍没有考中,也没有复读,反而选择了南下打工。

那时候的南边,工厂如同雨后春笋冒了出来,缺人,还舍得给钱,很多姑娘都选择趁婚前赚一笔钱,然后回老家结婚。

蒋玉萍也是如此,到了婚龄蒋母就张罗着给她订婚,选来选去就选中蔺家,一是两家人住的近知根知底,二是蔺洵本人出色还有个当老师的铁饭碗,两家很快就商量好结婚的日子,两人结婚。

蒋玉萍也不能说过的不快乐,只是心有不甘。那个年代,贫富极其不均衡,造原子弹的不如买茶叶蛋的,别家挥金如土几千块买件大衣穿,而老师只有七八百工资,还要精打细算省着过一个月。

见识过南边的繁华,又有同事邻居们不断的下海做生意的例子,蒋玉萍很快稳不住了,拿出两家全部的积蓄去做生意,去倒腾东西来买,因为事前没有调查清楚市场,理所当然赔了个精光,还欠下一笔货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