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也是对虞衡有所期待吧。
虞启昌高兴之余,又有些担忧,这一回,虞衡赌上的可是他这么多年积攒下来的信誉,要是没能成功,浪费了这么大的一笔银子,反噬起来也够他喝一壶的了。
官员想做出成绩很难,但要出点纰漏,那可就太容易了。为什么官员们大多都是瞻前顾后墨守成规之人,实在是放手大干一场的代价太大,指不定就要保不住自己的乌纱帽,要不是对自己极有信心,谁敢赌上自己未来的官途呢?
虞衡还好,大不了什么都不干,带着两个爵位回家养老,也没什么后顾之忧。
既然虞衡愿意拿他未来的官途赌一把,有些看虞衡不太顺眼,暗搓搓期待他跌个跟头的人,就算想反对,也没开口,就想等虞衡翻车。
所以,虞衡这次的要求,竟然是反对声音最弱的一回。
就在这样一片略微诡异的氛围中,朝廷允诺给虞衡的一百万两银子,就这么踏上了去怡阳府的官道,一起的,还有虞衡从巩尚书那里争取来的两百斤化肥。
这一百万两银子和化肥,根本就没经过岐州刺史的手,直接交在了虞衡身上。
这事儿一出,岐州官员心思各异,除了怡阳府之外,其他府的知府和州城的官员,对虞衡都生出了一丢丢不满来。
那可是一百万两银子啊,要是从他们手里过一遍,那能得的好处……
其他府的知府不满的原因是,这笔银子要是过了岐州刺史的手,那他们府也能分到一部分。要知道,怡阳府就是一个下府,在岐州排名倒数,岐州有什么好事,都不会考虑怡阳府,想的是其他几个上府,尤其是黎阳府,作为岐州发展最好的一个府,在岐州的地位,就跟安然县在怡阳府的地位一样,都是撑场子的存在。
这银子要是从岐州刺史手中过了一遍,按照规矩,该有大半要用在黎阳府上。
现在,朝廷理都不理他们,直接把银子送到了虞衡手上,整整一百万两,一分银子都没少,还有两百斤化肥,也让其他人眼红。
这手笔大的,果然是朝中有人好办事啊。果然不愧是深受陛下和阁老们宠爱的嘉国公,他本身就代表着数不清的资源。
这道理,岐州其他官员心里也明白,但是,明白归明白,他们心里,还是好酸啊!
怎么能有这样让人嫉妒的人,出身好,模样好,性格好,能力也强,就没个不好的地方,想找个攻讦他的理由都没有,连安慰自己对方有毛病只是仗着出身好才会这么风光都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