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咸鱼被逼考科举 清涴 1544 字 2024-03-16

搁一年多前,他们哪敢往这方面想呢?只能祈祷虞衡稍微长点心,他们多给虞衡备点财物,别让把自己给饿死了就行。谁能想到,虞衡突然就脱胎换骨成了念书奇才呢?

别说虞启昌和沈氏发蒙,京城其他人也被虞衡这开挂一般的传奇经历给惊得目瞪口呆。

之前虞衡考了个小三元,文坛那边其实还没多重视他。毕竟拿下小三元也就是个秀才,虽说秀才功名也难考,但大家都是科举考试一路考过来的,还能不知道考秀才的难度?京城的秀才多了去了,再多虞衡这么个小三元,也不稀奇。文官那边是真没把虞衡放在心上,还是景隆帝接连夸了虞衡,才让他们对虞衡上了点心。

这印象也不是什么好印象。只当是虞启昌在帮儿子铺路,利用自己帝王心腹的身份疯狂给小儿子刷存在感。哦,还要加上一个臭不要脸的承恩公,两人一唱一和都让自己的儿子在景隆帝露了个脸。

对此,文人集团表示:勋贵们就是不要脸,仗着往年那点功绩不断拉拔亲人,一点都没有官员该有的刚正不阿和风骨!

但虞衡这次考中解元后,文官们对虞衡的印象便发生了那么一点点的转变。

乡试的难度和之前院试等三次考试的难度相比,毫不夸张的说,那就是小升初考试和高考的区别。多少秀才一辈子头悬梁锥刺股,从年少轻狂苦学到白发苍苍,还是考不中一个举人。

虞衡不但顺利中举,还拿下了解元,这才让朝中那帮文官们摒弃了对武将的偏见,认真地来看待虞衡这个人。

搁后世,那就是没啥文化的土大款家的傻儿子,混吃等死好些年,突然在高三那年发愤图强努力学习,一路爆掉学霸拿下年纪第一不说,还成为了高考状元。这么巨大的转变,这么传奇的经历,完全值得一个热搜。

虞衡现在也处于这个状态,京城文人给他下的帖子摞起来几乎有半人高,打开一看,还都是些颇有名气的文人墨客,全都是邀他参加各种诗会赏景的。

苏熙也让人给虞衡送了贺礼,但没上门,一问才知道,虞娇听说虞衡中了解元,太激动了,肚子里的孩子似乎也想沾沾舅舅的喜气,等不及要出生了!

虞家一家人:……

愣着干嘛,赶紧去看看啊!

除了沐老夫人外,虞家全家出动,焦急地去了苏熙府上。

其他来道贺的人还奇怪呢,怎么侯府出了这么大的喜事,还全家往别的地儿去了呢?一打听才知道,靖安侯的闺女要生了,新进解元公担心姐姐,一家人全去苏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