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爱如浅醉 时醉 2135 字 2022-08-26

“他们两个从小感情就特好,”刘婶叹道,“这去了大城市啊,就不想再回来喽!当初我家那小子就是这样……”

她刚煎了萝卜糕,有客人来,便让胜伯端上来一小盘,再配些茶:“来,吃点东西。”

顾文曦和两位老人也算比较熟悉了,并不客气。萝卜糕虽然是煎的,但放油不多,外皮酥,吃起来却不腻。

“刘婶,你们没想过去城里生活吗?”顾文曦闲着无事,和她聊起天来。

“不去啦,”她挥着枯瘦的手,“几十年都过来了,换地方习惯不了,偶尔去住个几天,看看孙子,就行啦!”

“可是——在子女身边更方便吧?”他没好意思直说,年纪大了,身体上的毛病也多了,大城市里不仅有子女照料,医疗条件更是好得多,摊上个什么急症不至于手忙脚乱。

刘婶听出他话外的意思,咧着嘴笑:“不打紧,不打紧……这个岁数喽,老天爷让活到什么时候,就活到什么时候!”她一边说,一边用右手食指往头顶上指。

顾文曦微红了脸,和老人家一比,自己的心思倒小家子气了:“心宽一点好,什么都看得开。”

“哎,是这么个理,”刘婶啜了口茶,“我们山里人简单,当初雅宁大妹子也是这么个想法。”

“雅宁?”前几天刚跟杜云砚谈过他母亲,顾文曦知道这是那个女人的名字。

“就是云砚的妈!”刘婶介绍道。

“刘婶,杜老板和他妈妈是这里的人吗?”他下意识地问出一直以来的疑惑。

“大妹子是,我刚嫁过来的时候,她小学还没毕业,过了几年啊,就到外面念书去了,等再回来呢,带了那么俊一个孩子……”

顾文曦大致听明白了,杜云砚可能是在别的城市长大的:“那杜老板的父亲——”

“这个就不要打听啦,”刘婶打断他的话,表情严肃起来,“大妹子没说过,咱都不会去问。这人呢,真想说什么,自然会跟你说,不想说的,你去问,等于杵他心窝子……”

这或许是老人家透彻的地方。其实顾文曦自己在外人看来八成也是个充满谜团的旅客,但相熟的村人们并未蓄意打探,他才得以自在轻松地像当地人一样生活。

“我明白了,”他心下释然,“您说得对。”

冬季日头落得快,喝几杯茶,聊上一会儿,天开始擦黑。顾文曦琢磨着杜云砚也差不多快回来了,起身告辞。

“就在这吃晚饭吧!”老人热情地挽留。

“今天不麻烦了,”他推辞道,“改天再和杜老板一起看你们。”

从刘婶家回来后,顾文曦到后院看了一眼,鸡舍里多了枚蛋,好在没被母鸡破坏,他捡了起来。

菜园的菜已经采收完毕,考虑到不久后气温可能降到零度以下,他们俩前些天将菜地覆上了地膜。

不确定杜云砚什么时候赶回来,顾文曦瞄了眼手机上的时间,如果继续等下去,晚饭可能太迟,他决定自己做,顺便让杜云砚看看他的成果。不过,他不太能独立完成复杂的菜式,在厨房里翻腾了半天,打算煮两碗面当晚餐。

面条是杜云砚自己压的,分成几份装在保鲜袋里存放,一袋差不多就是两个人的量。顾文曦用番茄、香菇煮汤,熬差不多了把面条下进去煮开,打两个鸡蛋,添几叶小白菜,几星葱花香菜,酱油和米酒调味。

仅仅一个月前,他还不相信自己能如此熟练地做汤面。听着热汤滚沸的声音,等待另一个人的归来,他的心里涌起一股奇妙的满足感。

面条出锅时,天完全黑了。

-

“你在外面多保重,”杜云砚帮面前的青年系好大衣最上面的扣子,“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嗯,云砚哥,我走了。”

两人在车站的快餐店吃了顿便饭,慢慢走过来乘车。云翰隔着车窗玻璃向他挥手,不时有赶路的人擦着杜云砚的肩膀而过。

天越来越暗,发动机的噪音盖过了嘈乱的人声。杜云砚的目光追随着消失于暮色中的车辆,脑中闪过十五岁到这里以后的一些片段,比起难过,更像是心里空下去一块。

杜雅宁还在的时候,他不敢表露一丝伤感或脆弱情绪,否则随时可能引起她毫无征兆的狂躁与崩溃。当初村里人夸十几岁的他懂事,其实他早就忘记了该怎样撒娇、怎样表达自己的欲求,老成得仿佛他才是照料杜雅宁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