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阳扶着跌跌撞撞的郭侠,三人打道回府。
从海边回来,和张阳一起安顿好了郭侠,彦波希有些心潮难平,躺床上反思,“郭侠说的话,也不能说没有点道理。大人们有时也确实是有些自以为是。自己对彦阳,郭家夫妇对郭侠,都想在孩子选择未来时,强硬地加入些自己的意志,可孩子们真的需要这些吗?”
他也由此想到了张阳,还有慕容秋,还有其他个性不同的孩子。自己这个老师在忙于传道授业中,在向他们灌输自己的人生经验时,是不是忽视了对学生们内心的体察和理解呢?
酒劲上涌,他感到有些沉闷和无助。
脑子里一出现慕容秋这个名字,就痛心起来。据郭侠所说,慕容秋已经回到了上海。从理智上来说,她目前这种安排,对她对己都是一件好事,但不知为什么,自己总还是对她不放心,有所牵挂。如果真如所言,今后考取了汉大附院的医生,今后自己和她又该如何相处和面对呢?她能放下原来的执念吗?
尽管这几年,在她的面前,自己一直摆着一副凌然漠傲的样子,那不过是为了吓退她。他不敢因了自己的恻隐之心而给她一点指望,因为那样会害了她一生。妻子的过早离世,已经使自己体会到了中年丧偶的痛苦,自己又怎么会把这种不幸,再让弟子重受一遍呢?
这是他和彦阳已经挑明的。
抛开感情的纠葛外,单是这三十二岁的年龄差距,就预示了未来的结果。自己毕竟不是彭祖在世,就算是自己爱她,他也不能让慕容秋用半世的孤独来获取这短暂的幸福,更何况自己对她,自始至终没有那样一份感情。
慕容秋虽然也不小了,却是一直在校园这个温室里成长起来的小花,还没有经历风雨,没见过彩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还是和郭侠、彦阳一样心智不成熟的大孩子,所以才会有这么幼稚的一厢情愿。而自己是个过来的老男人,是她的老师,是她的长辈,有责任帮她把好人生这条船的航向。
对慕容秋的拒绝和冷漠,其实自己的内心也很煎熬。自己又岂是个铁石心肠的人,如果不是处在这样一种尴尬的境地,他多么愿意做她和蔼可亲的师长,像对张阳一样无私地来呵护她,鼓励她,教导她。可现在,他只能选择无情地拒绝,想必对那孩子也是不小的伤害吧?
但愿她目前的离开,不是因为无奈,而是心甘情愿的放下。
彦波希想象不出,慕容秋以后会有什么境遇。他希望幸运之神快点降临到慕容秋的身上,快把那个真正爱她的人给她,让她明白自己当初的痴迷只是一场误会,在她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时,就会完完全全把自己忘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