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后便明显可以看出,以前的一些团队虽然出彩,但人员的设置却有不合理的地方,几个被忽视的舞姬其实有做主舞的潜力,而一位以杂耍为主要表演的男孩,居然具备极为优秀的歌喉。
杜如芸按照现代练习生的模式,先以大课为主,了解每个人的优缺点,再分别根据各人优势来编入合适的团队。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擅长和热爱,当然活力满满。
至于知音阁,杜如芸一时还不想接手,她希望红玉能按照她自己的想法来壮大当年母亲的心血,所以在商会里组织了一个联合代管小组,由几位平日里就比较熟悉知音阁的干事去管理阁中事务,等待红玉归来。
前任会长陈映声,做事小心谨慎,力求公平,每一件事都亲力亲为,十分辛苦。杜如芸接手商会后,大力倡导民主议事,把干事按照能力和做事的倾向分为几组,分别管理不同方面的事务。而各部门之间又相互牵制,相互监督。
而薪资方面,则和整体的收益挂钩,每个人都不可或缺。
一开始,干事们还有些畏手畏脚,部门之间也常常有矛盾,很多时候都需要杜如芸拿主意,慢慢地上了手,胆子大了不说,部门间的配合也越来越顺滑,大家的干劲也越来越大。
这些事情处理顺畅了,杜如芸又集中解决了一批商会的陈案,事情便慢慢少了下来。
那日一大早,杜如芸难得没有去商会,在自家乐坊里看账。
杜家的业务扩大了不少,之前的舞乐业务现在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陪酒业务完全被砍掉,舞乐以权贵家晚宴为主,桃韵轩的舞乐大厅,现在也有一半的时间出租给其他乐坊,或者大家一起合作,供乐都的民众赏乐。
这次选秀开发出的时装业务非常受欢迎,城里甚至于大梁和南楚的服装商人,都希望通过这个舞台把自己的衣料、成衣宣传出去,现在几乎每个月,都要举办两到三次服装展示会,杜如芸干脆开发出一队专业模特,专门应对这方面的业务。
书肆有同兴书社和闲云阁,已经组建起了一套专业的记者和出版班子,南北商路也都建起了专门或兼职的宣传站,随时可以把乐都的时尚和文化输出到各地,而说书人团队更是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