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悦然的面子还是要给的,柴世博和楚蕴如约而至,与陆凯相谈甚欢。
陆凯从小在安州城长大,知道许多别人不知道的好玩地方,约着柴世博和楚蕴出去玩了几次,关系更是亲密。
十月,海运衙门建好了,柴世博等人进去转了一圈很是满意。
他指着门口匾额上的三个大字问康悦然,“为什么叫市舶司?”
因为中国古代就叫这个名字!“市是城市,舶是船舶,也是外来的意思,这多好理解啊。”
“是比海运衙门好听,我回去就给父皇上折子。”说完,他洋洋得意地大笑,“三个海运、三个市舶司,就属安州建的最快,哈哈哈哈我真是劳苦功高啊。”
楚蕴白了他一眼,“你要点儿脸吧,是因为有康姑娘坐镇,安州的商户才那么配合你,你的速度才能最快。”
商户地位虽低,但若联合起来给朝廷起绊子,也是件相当棘手的事。
柴世博冲康悦然讨好地笑了笑,扭头对上楚蕴就冷了脸,”你懂什么,那是我嫂子,帮着我怎么了?楚蕴你才不要脸。”
“我怎么不要脸了?咱俩到底是谁不要脸?”
康悦然没理会两人的斗嘴,她看着‘市舶司’三个字笑了。且不论将来如何,能亲眼看着市舶司在大雍成立,她发自内心的高兴。
柴世博很快给建宁帝上了折子,不仅提议海运衙门改名市舶司,还申请留在安州管理市舶司。
建宁帝大笔一挥,在折子写了个‘准’字。
柴世博和康悦然关系不错,有康悦然帮着柴世博,市舶司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完善并发展起来。
柴世博收到建宁帝的批复,兴奋极了。他在木涟的酒楼包了三间房庆祝,请了安州许多商户,大声宣布,他以后就是安州市舶使了。
隔了没几天,康元晨的康记大车行,在市舶司附近低调的开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