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报纸的影响力还是相当大,地位也是相当不错。
一般城市稍微好一点的家庭,应该都会订一份报纸看。
这样可以关注到实事。
加上街头巷尾,卖报纸的报刊亭也多的是。
报纸可以说是这个年代,当之无愧的主流宣传渠道。不过随着时代发展,报纸的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弱,直到最后基本上名存实亡。
这一日,花城不少人都看到了陈辉阳刊登出的招聘启事。
上午的时候,就有人过来,准备应聘。
不得不说,花城作为国内第一批最早开放的城市,人才相比内陆城市,还是要多的多。
首先,这里的大学生就比其余的地方多多了。
加上陈辉阳刊登出去的广告,工资是六百块钱底薪,光是这个工资,就对很多在花城闯荡的人,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陈辉阳在新租的办学地点,挪出了一片地方,用来招聘老师。
从沙城这个小地方,如今来到花城,对于陈辉阳来说,可以说,每一步都走的不容易。
看着一个个打扮的光鲜亮丽来面试的人。
陈辉阳将一份份简历全部收下,忙活了一上午,就收到了上百份简历。
这让陈辉阳心里着实吃惊。
花城的人才流通,着实很大。
中午休息的时候,陈辉阳都顾不上吃饭,就将简历简单的筛选了一番。
大概能用的只有五分之一的样子,这还只是第一阶段,所以下午又来了一批人,陈辉阳又差不多收了一百来分简历。
收简历的时候,陈辉阳告诉他们,两天后,会在学校门口,张贴入围的名单。
这年代很多人都没有手机,包括陈辉阳自己都没有。
所以他想到的也只是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将名字张贴到门口,这样进入面试的人,一看就知道了。
也不用陈辉阳自己麻烦,一个个去告知。
马彪这时候也帮不了陈辉阳忙,只能帮着他去买一些盒饭,简单的吃上一口。
正当陈辉阳整理简历的时候,耳边却忽然响起了一道声音,陈辉阳定睛看去,就看到了一个施工的工人对他说道:“老板,你这地方是做什么用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