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页

“乌拉”这个语气词虽然没什么具体含义,但多数时候可以与“万岁”等同。

戴誉一看, 人家苏联人已经喊起了万岁, 那咱们国人也不能弱了气势呐。

于是, 举起话筒,振臂高呼了一声“祖国万岁!”

他这样带头呼喊, 顿时激起了年轻学子们的爱国热情。

中方同学们欢呼鼓掌的同时,还有志一同地齐齐高喊“祖国万岁”, 甚至有人抑制不住澎湃情绪,大胆地吹起了口哨。

戴誉喊过那一句后, 就赶紧将话筒还了回去,背着借来的手风琴风风火火地跑下了舞台。

“校长,这样能行吗?”校长秘书凑到校长身边小声说, “我刚刚问过了, 米哈伊尔先生突然带队过来是没有经过外事部门允许的。”

“那是他们与外事部门之间的官司, 我们的学生们只是大合唱了一首歌, 有什么不行的?”校长随着学生们一起鼓掌, 不动声色地交待道,“你去跟他们的领队说, 游园会马上开始, 届时将有焰火表演,让他们先出去吧。”

迎新晚会果然很快就结束了。

戴誉跟没事人似的, 还拿着照相机给小夏同志拍照呢,誓要将这样难得的精彩瞬间留存下来。

在夏露的一再催促下,与班里的其他同学交代几句,便拉着小夏同志的手跑出了大饭厅。

这会儿湖畔石舫已经开始燃放焰火, 同学们都往石舫的方向涌去。

而戴誉却牵着夏露的手逆流而行,奔向湖对面的一片小树林。

“你刚才在台上的时候怕不怕?”戴誉晃着她的手问。

知道他指的是什么时候,夏露很坦然地点头,语气里还隐约夹杂着一丝懊丧:“有一点。”

不过,当她瞥见戴誉起身向自己走来后,心里就倏地安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