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厂长,这种方法在咱们啤酒厂并不适用。”一个车间主任反驳,“与那种能在同一车间完成所有生产的产品不同,啤酒的生产需要经过许多环节。咱们生产车间包括麦芽车间,糖化车间,发酵车间,包装车间。每个车间的工作都只是啤酒生产中的单一环节,你总不能让糖化车间的去和包装车间的竞赛吧?竞赛标准是什么?”
赵副厂长也接话说:“这个方法我们以前在包装车间用过,不过收效甚微。其他车间的人觉得奖励与他们无关,就容易磨洋工。上游原料供应不足,包装车间干半天歇半天。”
几个领导七嘴八舌的探讨了一通,一时也没什么可行办法。
许厂长看看手表,无奈道:“大家回去尽快想想别的办法,咱们集思广益。目前先按照原来的进度继续赶工吧。”
因着许厂长还得去市轻工业局开专题会议,厂里这个例会就只能暂时虎头蛇尾地散了。
戴誉是陪着许厂长坐摩电车去轻工局开会的。
放在他那个年代,领导干部出门开会,尤其是企业领导,哪个不是有公车座驾的!
然而放在这会儿,堂堂一个啤酒厂的一把手,出门开会却要坐公共汽车……
当然了,他们也是有公车的,两辆凤凰牌自行车呢!
只是轻工局位于市中心,他们从城郊骑公车过去,有点废腿……
在摩电车上,许厂长问了戴誉在赶生产这件事上是否有好的见解。
不过,戴誉对于啤酒生产知之甚少,几位厂领导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什么对策。
许厂长倒也没怎么失望,只让他空闲的时候也在这方面多思考一下。
戴誉点头应了。
今天这次出门,还是他第一次陪领导来市里开会。若不是来开会了,他都不知道市里居然开办了这么多工厂!
种类五花八门,生产什么的都有。
除了最常见的糖酒烟厂,还有见都没见过的金笔厂、墨水厂、缝纫机厂、溶剂厂、塑料厂。